夏秋交替健康问题频发?初秋养生注意5点,身体棒,少生病!
伏天已过,暑气渐消,天气慢慢变得凉爽。秋色宜人,昼夜温差逐渐拉大大却也让感冒、发烧、腹泻等常见疾病高发,小伙伴们要警惕天气变化带来的健康隐患。
夏秋交替易感疾病
感冒
进入秋季,天气转凉,早晚气温慢慢降低,中午气温仍然偏高,温差变大容易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受凉患风寒感冒或感染流感的概率升高。
过敏
立秋以后气候开始变得干燥,空气中的漂浮物增多,容易引发过敏反应,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另外,干燥的环境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减弱,易受到过敏原的刺激,从而引发荨麻疹等过敏性皮肤病。
腹泻
夏秋之交气温仍然偏高,食物储存不当容易出现细菌滋生的情况。特别是胃肠道功能不良的人群,食用不新鲜的食物后容易出现急性胃肠炎、胃溃疡等,通常会伴随上腹部疼痛、腹泻等症状。
痘痘
空气干燥容易造成皮肤中皮脂的分泌增加,从而与表皮脱落的细胞混合,造成毛囊口堵塞,进而引起痤疮的形成。
口腔溃疡
秋季容易上火,出现口舌生疮、口腔溃疡等问题。
便秘
秋天体内水分过度蒸发,加上肠胃功能变弱,不少人会出现大便干结、便秘等情况。
初秋如何养生?
秋季天气干燥,气温又高,昼夜温差又很大,气候复杂多变。在刚刚进入秋天时就做好养生,可以很好地预防秋季高发疾病,为健康的身体筑牢基础。
注意饮食
饮食应以养阴润燥的食物为主,可食用芝麻、蜂蜜、银耳、梨、乳制品等具有滋阴作用的食物。同时,忌辛忌苦,辛味发散泻肺,苦属燥,苦燥易伤津液,故尽可能少食葱、姜等辛燥之品。能够更好地防秋燥,有利于健康。
多喝水
秋天的主要气候特点是干燥,空气中缺少水分,人体同样缺少水分,所以要多喝水。“朝朝盐水,晚晚蜜汤。”白天喝点淡盐水,晚上喝点蜂蜜水,可以更好地防止水分流失。
早睡早起
尽量在11点之前入睡,做到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夜寝时,腹部盖薄被,注意胃部保暖,保护身体阳气。
注意添衣
初秋,天气渐凉,尤其是早晚温差较大,一定要根据温度及时添减衣物,防止冷风入里,出现伤风感冒等情况。
适当锻炼
凉爽的天气是锻炼身体的绝佳时机,不仅能够保持健康,还能够享受美丽的季节。要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能力的运动,不仅有助于锻炼身体,还能够保持好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