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秋季补脾好物别错过!赶紧吃起来!
秋天不少人就开始“贴秋膘”,等等!先不要着急贴膘进补,经过酷暑天的折腾,不少人脾胃功能都受到了损害。
要先把受损的脾胃修复好,以便为进补“开路”。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生化的关键,脾胃功能健旺,才能为身体运化营养,增强抵抗力;一旦脾胃运化失常,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如腹胀、腹痛、腹泻、便秘、食欲不振、免疫下降等。
如何才能养好脾胃呢?
01食补
给大家推荐一种秋季养脾胃的食物——大枣!
大枣既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也是一味传统的补益良药,性味甘温,归脾、胃经。中医认为,红枣有健脾养胃、养心安神、养气补血的作用,常食有助于补益气血、滋养脾胃。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提到,枣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
《神农本草经》将大枣列为上品,称其能“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长年”。
虽然大枣具有诸多益处,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食用。例如,糖尿病患者和湿热体质的人应慎食大枣,因为大枣中含有较高的糖分和热量,过量食用可能会加重病情或引起不适。此外,在食用大枣时也要注意适量原则。
当然除了大枣,还有一些食物也起到养脾胃的作用:
一些温补的食材,如生姜、桂圆、胡椒、花椒、丁香等,有助于驱寒保暖、温补身心;
芡实、薏仁、山药、茯苓等煮粥,健脾化湿;
莲子、茭白、莲藕、茨菇等,利水清热、益胃生津;
银耳莲子汤、莼菜羹、绿豆百合汤、藕粉羹、葛粉羹、山药汁、鲜石斛榨汁等,能有效补充胃中津液,润肺养脾;
南瓜和蜂蜜,护胃促消化。
02规律作息
中医建议秋季适当调整睡眠时间,晚上早睡,最晚11时前入睡,此时阴气最盛,阳气衰弱,有助于养阴。早上不要赖床,中午可以适当安排半小时的午间小憩,此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有助于恢复精力。
03适量运动
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太极拳、游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04情绪管理
秋季受自然天气影响,人容易变得“急躁”或陷入“悲秋”情绪中,这容易伤神伤脾。因此,要尽量保持心态平和,可以通过运动、散步、聊天等方式减少烦闷之气。
05中医调理
穴位按摩:适当进行穴位按摩,如足三里、三阴交、丰隆等,有助于养生保健,调理脾胃。
中医方剂:中医经典方剂如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均有助于健脾和胃,提高人体抗邪御病能力。但具体使用需咨询医师,对症调理。
最后告诉大家一个简单日常可做的养护脾胃的小方式,那就是吞唾液,经常咽唾液,对脾胃是有好处的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