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血糖上涨多少在正常范围内?高于这个水平,预示糖尿病找上门
在临床中,我们经常测的是空腹血糖。也就是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后,第二天早晨空腹测得的血糖值。很多人就是拿这一项指标来判断自己的血糖高不高,自己又没有糖尿病。但其实,餐后血糖对于诊断糖尿病,同样至关重要。
一般情况下,人们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血糖就开始升高,具体升高的速度与吃什么、怎么吃也息息相关。对于血糖正常的人来说,一般餐后血糖在半小时到一小时内达到高峰,如果吃的是容易消化的粥类等,可能半小时就能到高峰值,如果吃的是难消化的食物,那么达峰时间就晚一些。
不过,无论何时达到峰值,正常的峰值是一定的,一般餐后血糖峰值比空腹血糖值都要高于50%。对于健康人,空腹血糖值为3.9-6.1mmol/L,餐后1小时的血糖峰值大约为6.7-9.4mmol/L,不会超过11.1mmol/L。峰值之后,血糖会慢慢下降,一般在2小时后,降到4.4-7.8mmol/L,3小时后恢复至与空腹时同等的水平。
临床一般以餐后2小时血糖作为诊断糖尿病的另外一个指标,也即餐后2小时血糖7.8-11.1mmol/L预示为糖耐量受损,是糖尿病前期的表现,若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11.1mmol/L,则可诊断为糖尿病。
图片来源于站酷海洛
餐后血糖升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临床中有很多糖尿病患者都表现为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升高。很多人以为这样是正常的,其实不然。餐后血糖升高和空腹血糖升高的危害是一样的。而且,我国饮食结构很容易导致餐后血糖升高的表现。
餐后血糖升高的原因:
一是因为胰岛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无法正常分泌,这就使得进餐后,血糖升高无法刺激胰岛素分泌,调节血糖,就会使得餐后血糖持续升高。
二是因为胰岛素虽然能够正常分泌,但是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导致胰岛素无法正常调节血糖下降,同样会出现餐后血糖升高的情况,也就是胰岛素抵抗。
图片来源于站酷海洛
餐后血糖升高怎么办?
无论是哪一种原因,只要是餐后血糖升高,都预示着血糖调节出了问题,如果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的表现,还可以通过饮食、运动干预等来逆转高血糖,避免糖尿病的发生。如果已经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更需要及时治疗干预,除了生活方式干预外,可能还需要服用降糖药治疗。
1、饮食干预:少吃些高升糖指数的食物,尤其是主食,适当增加粗粮的摄入,少吃点精米细面,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适当吃点豆制品,不吃肥肉、油炸食物。
2、运动干预:最好是每餐后都出去运动一会儿,每次半小时左右,坚持长期有规律的运动,注意运动不能过于强烈,以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为宜。
3、药物治疗:降糖药可选择以降低餐后血糖为主的α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米格列醇等,与第一口饭一起吃下,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专业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