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气不舒导致气滞血瘀?快来看看该怎么办
在现代社会中,压力大、情绪不佳的人有很多,而这种人往往又无处发泄,时间长了,身体便容易出现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有气不顺畅或者是淤血的情况,尤其是女性,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兼有气滞血瘀的情况。
什么人容易气滞血瘀呢?
那就是肝郁的人。这是为什么呢?首先,肝主疏泄。肝主疏泄最重要的就是调畅气机,如果肝气不通畅的话,本来气是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现在这个动力出现郁滞了,这样就会导致气机推不动血液,血液也就流通不畅,最终出现瘀血,这就是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一旦肝出现肝气不舒、肝郁,血液就会运行不畅,形成瘀血,而瘀血又会阻碍气的运动,从而加重淤血的情况;还有平时的生活、饮食习惯不好,比如爱吃甜食肉类导致血脂过高、饮食过咸、饮水不足等,均能使血液过分黏稠,在中医看来,这就垃圾都是痰浊湿邪勾结,阻滞气血,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还有阳虚体质,推动功能减退,导致气血运行迟缓或瘀积;再有缺少运动锻炼,心肌收缩力减弱,气血运行迟缓或者病理组织或产物停积等均可以导致血瘀。
我们怎么治疗气滞血瘀呢?
对气滞血瘀治疗的基本方就是血府逐瘀汤了,血府逐瘀汤是清朝王清任在《医林改错》里记述的方子,是由桃红四物汤加减化裁而来的。组成是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
分开来看,当归、川芎、赤芍、红花、桃仁是负责活血化瘀的;牛膝能够通血脉、祛瘀血并且引血下行;又因为 “气行则血行”,所以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枳壳、桔梗开胸行气,使气机调达,血液运行通畅;生地清热凉血,当归又能养血补血,所以生地配当归养血润燥,能够祛瘀血而不伤阴血;甘草调合诸药。
血府逐瘀汤能够起到:调畅气机,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作用。只要是肝气不舒,气机瘀滞,同时伴有瘀血的,都可以用这个方调理。比如胸痛、头痛长时间不好,疼痛有针刺感或有固定的部位;长时间呃逆不止,或者心悸怔忡,夜寐不安,急躁善怒,傍晚潮热,舌质暗红,有瘀斑,唇色青紫等。
除了严重的情况要服用汤药以外,大家还可以通过养生保健方法来对抗肝郁导致的气滞血瘀。
1、情志养生:
要控制自己的精神,如果为了贪图一时的快乐,违背生活规律而取乐,则对于身心健康有害,促使人体过早衰老。应该控制自己的精神,冷静、客观地处理各种事物。对于重大变故和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复杂问题,都要保持平和的心理状态和乐观的处世态度,顺应事物的自身规律去解决问题。
2、按摩穴位:
泡脚后可以进行足部穴位按摩,起到疏肝解郁的功效。常见的有太冲、行间、大敦等。
大敦穴在足大指外侧趾甲角旁边,疏肝理气的作用最强,善治气郁引起的妇科病症;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的输穴、原穴,位置在脚背上,沿着大指与二指之间往上推,指节后两寸处有一凹陷处,即是太冲穴。按摩太冲可以起到控制情绪的作用;三阴交穴对于肝、肾、脾三条经脉的气血调节,具有突出的作用。按揉三阴交穴不但能够健脾胃,还可活肝血、益肾精。
3、饮食调控:
平时可酌情选用适量具有疏肝解郁作用的药物代茶饮,如玫瑰花、茉莉花、合欢花、菊花、佛手等,以取得一定疏肝解郁的疗效。也可以多吃一些疏肝理气、降肝火、健脾益气的食物,比如说玫瑰花。
玫瑰花有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的作用,用于治疗肝胃气痛、食少呕恶、月经不调等。
《本草正义》中记载:“玫瑰花,香气最浓,清而不浊,和而不猛,柔肝醒胃,流气活血。”可见玫瑰花更偏于行气疏肝解郁,治肝气郁结所致肝郁犯胃、经期不调之证,且玫瑰花又归脾经,可芳香醒脾和胃,用于治疗胸胁脘腹胀痛、呕恶食少。
月季玫瑰茶:
月季花、玫瑰花、佛手、陈皮各三克,煮水代茶饮。对于肝气不舒引起的气滞、月经紊乱等有较好的效果。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专业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