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预防很关键 治疗要采取正确方法
2013年迄今为止仅仅开始4个半月。年初北方地区严重的雾霾、PM2.5爆表、各地相继爆出的严重水污染及土壤污染,都将一个词以强势而不容分说的架势推到了人们的眼前——“癌症”,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随着癌症村在媒体的曝光下逐一曝光于人前,随着环境污染与癌症发病率之间不可否认的数字证据逐一呈现,环境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对于癌症预防的影响也受到人们的空前重视。每年4月15日到4月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肿瘤防治宣传周的主题是“保护环境,远离癌症”。
在第1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第一天,为提高全民防治肿瘤的科普知识,为提高民众的健康水平,由广东省保健协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承办、广东康复乐园协办的“防治肿瘤 珍爱生命”公益讲座活动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举行。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癌首席专家万德森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助理钱朝南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任医师张力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宫颈癌首席专家刘继红四位教授出席了此次讲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肿瘤防治的相关常识与知识,与听众进行面对面进行互动,并呼吁人们关注身体健康,积极防治肿瘤,提高生活质量。
我国癌症患者逐年高发,肿瘤防治刻不容缓
近20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走高,根据统计,癌症已成为中国人生命健康头号杀手。万德森教授在讲座中指出,癌症在全球范围内存在,在全身范围内存在,可以说无处不在,近年更是呈现“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消费、低生存率”的“三高一低”特点。在我国,每年癌症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200-300,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平均每分钟有6人确诊癌症,3-5人死于癌症,恶性肿瘤的治疗费用平均为30万人民币。以大肠癌和子宫颈癌为例,世界范围内大肠癌发病率为2%,我国大城市大肠癌发病率约为5%,发病率居所有癌症发病率第三位,死亡率居第四位;全球范围内患子宫颈癌人数约为50万,85%的子宫颈癌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约10万人罹患子宫颈癌。惊心动魄的统计数字正在向人们敲起警钟,全民防癌的时代似乎已经到来。
肿瘤不可怕,做好筛查和预防可早发现早治疗
提及癌症,大多数人的心目中都会将它与死亡二字等同,也有人认为,发现肿瘤就等于被宣判死亡,这其实只是自己吓自己,给自己增加无谓的心理负担。讲座中,几位教授均表示,无论是大肠癌还是子宫颈癌,都是可防、可治的,子宫颈癌早期发现治疗效果好,以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为例,早期子宫颈癌治疗五年生存率超过90%。
但为什么我国的癌症死亡率仍在年年攀升?这与老百姓忽视癌症的预防和筛查有密切关系。专家们均表示,在临床上接诊的病人,大多是出现不适或疼痛症状后才到医院就诊,但此时肿瘤往往已经转变为恶性肿瘤,甚至到达晚期,不仅治疗效果不佳,花费的费用高昂,更重要的是病患会受到更多病痛的折磨,甚至最后人财两空。实际上,如果人们具有癌症预防与筛查的意识,坚持每年进行防癌体检,接受纤维肠镜、盆腔B超、胃镜等检查,并进行HPV、β2微球蛋白、SCC等肿瘤标记物检测,就能做到在症状没有出现的早期及早发现肿瘤,进而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健康之初(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