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热没胃口?4个穴位一按就开胃!中医带你轻松调理脾胃​ - 健康之初


夏季天热没胃口?4个穴位一按就开胃!中医带你轻松调理脾胃​

核心提示:夏季天气炎热,人体阳气外浮,脾胃功能容易减弱,加上冷饮、生冷食物的刺激,很多人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情况。

夏季天气炎热,人体阳气外浮,脾胃功能容易减弱,加上冷饮、生冷食物的刺激,很多人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情况。


中医认为,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可以健脾和胃、促进消化、增强食欲。今天为大家介绍四个关键穴位,帮助你在炎炎夏日找回好胃口。


足三里穴


位置:位于小腿前外侧,膝盖骨下方凹陷(外膝眼)下3寸(约四横指),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图片1.png


作用原理: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重要穴位,专门治疗胃胀、胃痛、食欲下降等与胃相关的病症。


中医认为,刺激足三里可以调理脾胃功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改善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等问题。


按摩手法:用拇指或中指指腹垂直按压穴位,力度以有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3~5分钟,顺时针揉按50~100次,每日2~3次。


脾胃虚寒者可用艾条温和灸10~15分钟,增强温补脾胃的效果。


腹哀穴


位置:在上腹部,脐中上3寸(约四横指),前正中线旁开4寸(约五横指宽度)。


图片2.png


作用原理:腹哀穴属于足太阴脾经,按摩此穴可以调和脾胃气机,缓解因脾虚湿困导致的食欲减退、饭后腹胀、嗳气等症状。


按摩手法:用掌根或掌指关节轻柔按揉,配合呼吸,吸气时放松,呼气时稍加力度按压。每次按摩2~3分钟,每日2次。也可双手搓热后捂在腹哀穴处,温养脾胃。 


鸠尾穴


位置:在上腹部,胸骨剑突下1寸(约拇指宽度),前正中线上。


图片3.png


作用原理:鸠尾穴是任脉上的穴位,中医认为它是“胃之募穴”,能调节胃气升降。


夏季因暑湿困脾或情绪不畅导致的胃胀、恶心、反酸,按摩鸠尾穴可有效缓解。


按摩手法:用中指指腹轻柔点按,避免用力过猛。每次按压1~2分钟,配合深呼吸,缓慢放松。


若因情绪紧张导致食欲不振,可沿鸠尾穴向两侧肋弓方向推按,疏肝和胃。


章门穴


位置:在侧腹部,第11肋游离端(肋骨最下端)下方,约肚脐水平线的侧方。双肘弯曲夹住两胁,肘尖和肋骨交界的部位即为章门穴。


图片4.png


作用原理:章门穴是脾经的“募穴”,也是肝经与胆经的交会穴。夏季肝气易郁结,影响脾胃运化,按摩章门穴可疏肝理气、健脾化湿,改善胁腹胀满、食欲不佳。


按摩手法:双手握拳,用拳眼(拇指侧)轻轻叩击章门穴,每次50下。或双手叉腰,拇指按揉穴位,顺时针、逆时针各30圈,每日2次。


穴位按摩小贴士


最佳按摩时间:餐前30分钟或餐后1小时,避免饱腹时用力按压腹部穴位。


搭配食疗:按摩同时可饮用山楂麦芽茶、陈皮生姜水,增强健脾开胃效果。


禁忌:孕妇、腹部有炎症或伤口者慎按;按摩后若不适,应立即停止。


夏季养好脾胃,秋冬少生病!坚持按摩这4个穴位,助你轻松度过“苦夏”,吃嘛嘛香!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