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按这个穴位,睡眠好了,消化好了,气血越来越足!
睡不好
心情不好
胃口不好
是很多人的不好三连
这些问题本质上还是情绪不佳引起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气不顺,气顺了这些问题能解决一大半。
要想顺气,就不得不提膻中穴,中医有句话叫气会膻中,意思是膻中穴是人体气的汇聚之处,与呼吸、情绪和心血管功能密切相关。
膻中穴的位置
膻中穴位于人体前正中线与两乳头连线的交汇处(男性可直接取两乳头连线中点;女性因乳房形态差异,可参考胸骨中线平第四肋间隙处)。
膻中穴为宗气之海,且“气会膻中”,也就是说膻中穴可以有效调节人体全身气机。
凡一切因气机不调所诱发的病证,如肺气不降、胃气上逆、肝气不舒、心气郁滞等,都可以取膻中来治疗缓解。
膻中穴的作用
缓解胸痹心痛
膻中为心包募穴,心包可代心受邪,有助于宽胸行气、活血通络,故对胸痹心痛等心血管疾病也有显著疗效。
据《备急千金要方》记载,医治胸痹心痛,可灸膻中百壮。刺激膻中穴还能安神定惊、清心除烦,常用于心烦、心悸等病证。
疏肝解郁调节情绪
现代人压力大,容易肝气郁结,表现为情绪低落、易怒、胁肋胀痛、失眠多梦等。
膻中穴与肝经相通,按摩此穴可疏肝解郁,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故被称为“开心穴”。
改善乳腺问题
女性乳腺增生、乳汁不足等问题,常与气血瘀滞有关。膻中穴靠近胸部,依据“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中医理论,刺激它能疏通局部气血,辅助调理乳腺问题。
胃气逆乱而产生的疾病
中医认为胃气宜降,倘若胃失和降,气逆上冲,就常表现为恶心、呕吐、呃逆、噎膈等症状。膻中穴作为理气要穴,能调理一身气机。
对于因胃气逆乱而产生的疾病,亦可取膻中穴进行对证理疗,以宽胸利膈、理气降浊。
肺系疾病
膻中穴位于胸部,乃宗气之会,其所在位置对应人体主气的肺,故肺系疾病可以取膻中穴治疗。临床实践证明,针刺、穴位敷贴等方式刺激膻中穴,可缓解哮喘、咳嗽、肺痈等疾病。
增强免疫力
膻中穴与心肺功能相关,适当刺激可提升宗气(即呼吸之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的结合),从而增强抵抗力,减少感冒、疲劳。
膻中穴理疗方法
在进行穴位理疗时要注意周身放松,深呼吸或呼吸均匀,情志平和。
按摩法
仰卧或者端坐,用拇指或中指指腹轻柔按压膻中穴,顺时针方向按揉3-5分钟,以微微酸胀为度。
按摩法适合日常保健,情绪紧张、胸闷时均可使用。注意按摩力度不宜过大,避免用力过猛伤及胸骨。
艾灸法
用艾条悬灸膻中穴10-15分钟,距离皮肤约3-5厘米,以局部温热舒适为宜。
适宜体质虚寒、易感冒、气短乏力者。阴虚火旺(如口干舌燥、易上火)者慎用。
刮痧/拔罐
用刮痧板蘸少量精油,从上向下轻刮膻中穴及周围区域,或在此处留罐5-10分钟。
适用于气滞血瘀(如胸闷、乳腺胀痛)。皮肤破损、凝血功能障碍者避免使用。
膻中穴活血作用较强,孕妇不宜刺激膻中穴。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如果症状复杂,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进行个性化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