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时,身体忽然“抖”了一下,是什么原因?
睡觉时,身体忽然“抖”了一下,是什么原因?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有时自己睡着没多久,忽然会有身体腾空坠落的感觉,就像踩空一样,接着身子会突然不自觉地抖动一下。抖也就算了,把自己吓醒了,还不清楚发生了什么,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跟着王药师往下看:
这种症状在医学上被称为:临睡肌抽跃症。这是一种睡眠-觉醒转换障碍,主要表现为人体在睡眠状态下突发的小幅度肌肉活动。这种症状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多发生于大脑思维较为活跃的快速眼动睡眠期。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一.为什么会有临睡肌抽跃症?
其实人在快睡着的时候,大脑皮层中的大部分神经都处于抑制状态,但仍有一小部分神经比较活跃,这些神经可能会发出一些微弱的运动指令让小腿抽动。在人体入睡的时候,大脑操控的能力是很低的,所以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如果身体过于劳累、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也是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的,但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大家翻个身继续睡就可以了。
二.如何调整呢?
1.适当放松
长期处于高压力的情况下,就容易出现入睡抽动的情况了,所以学会释放压力对日常生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睡前看一下轻松的内容,刷刷头条、短视频和微博,把工作和情绪放一放,可以睡一个好觉。
2.少喝咖啡和茶
咖啡和茶中都含有咖啡因,咖啡因是一种黄嘌呤碱生物化合物,可以兴奋神经系统,提神醒脑,驱赶睡意。如果在下午或者晚上喝了咖啡或者茶,很容易引起睡眠障喝碍,出现失眠、焦虑失调等情况,还可能引起肌肉抽搐。健康的成年人每天摄入咖啡因的量要低于400毫克,每天不要喝超过3杯咖啡哦。
3.多伸展肌肉
肌肉紧张的时候特别容易发生抽搐,可以在临睡觉前半小时稍微运动一下,伸伸懒腰,做一些简单的瑜伽动作,活动一下下肢肌肉,有助于预防抽筋。
4.规律作息
规律的生活方式不仅对身体有许多好处,还会减少入睡抽动,很多长期熬夜、生活不规律的人都反映很容易出现入睡抽动。最好是早睡早起,就可以减少出现这种情况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