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心梗戒酒,不料再次住院,医生:老年人戒酒要注意这3点 - 健康之初


因心梗戒酒,不料再次住院,医生:老年人戒酒要注意这3点

核心提示:很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疾病确诊之初或者身体相关指标超出正常值时不注意戒酒,等到病情严重时,再突然戒酒,就更容易诱发戒断反应。

李老汉今年73岁,早年过度操劳,晚年饮食不节制,加上好饮酒的习惯,得了高血压。在确诊高血压之初,医生就提醒李老汉戒酒:“你现在患有高血压,最好还是戒酒,不然会加快疾病发展进程,有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甚至心梗的风险。”
李老汉虽然心里害怕,也想戒酒,但是看着眼下身体没有什么不适,而且酒瘾一上来不喝上一点就浑身难受,就这样,在万分纠结中,他还是端起了酒杯。
最近,李老汉因为心梗住院,在出院时医生叮嘱,一定不要再饮酒了,你现在心脏功能已经很弱了,饮酒会加大心梗复发的风险。

经历了心梗抢救,钱也花了,罪也受了,李老汉这次是真的长记性了。回家后滴酒不沾,没成想2天后因为心跳加快、冷汗直流再次入院。

心梗戒烟.jpg

突然戒酒,警惕戒断反应
很多长期喝酒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不喝酒就难受,想戒酒却怎么也成功不了。这是因为长期酗酒,造成脑内r-氨基丁酸抑制效应依赖酒精刺激,一旦突然停止饮酒,乙醇刺激的解除就容易导致r-氨基丁酸抑制效应的降低以及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从而引起酒精戒断反应。
阶段反应共分为三级,一级戒断反应通常表现为坐立不安、出汗、心动过速、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在停止饮酒后4-8小时出现。二级戒断反应可表现为癫痫样发作。三级戒断反应主要表现为谵妄,意识障碍。
饮酒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呈现出正相关性。很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疾病确诊之初或者身体相关指标超出正常值时不注意戒酒,等到病情严重时,再突然戒酒,就更容易诱发戒断反应。这一方面是因为饮酒时间增多,酒精依赖加重;另一方面是因为身体机能下降导致酒精戒断反应更加明显。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该如何戒酒
1、尽早戒酒

如今体检越来越普及,在血脂、血压、血糖等相关指标出现异常时及时戒酒,不仅可以降低戒酒难度,还有助于病情控制。

心脑血管疾病.jpg

2、逐渐减量
戒酒应遵循逐渐减量的原则,突然戒酒可导致戒断反应。心血管疾病患者本身心肺功能就有所减弱,如果出现戒断反应,严重的可引起生命危险。
3、在医生指导下戒酒
酒精成瘾有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原因,对于病情严重且有酒瘾的心血管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戒酒,配合药物缓解戒断反应,同时进行心理行为治疗。
对多年饮酒的人来说,尽管突然戒酒容易导致严重的戒断反应,但从长远来看,成功戒酒可以获得更多的健康受益。饮酒有害健康,饮酒可导致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代谢异常、癌症,越早戒酒,对身体的损害就越小。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专业媒体!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