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生寒湿,祛湿养脾疏肝气,春捂养阳慢脱衣 - 健康之初


雨水生寒湿,祛湿养脾疏肝气,春捂养阳慢脱衣

核心提示:雨水节气中,地上的湿气渐渐地上升,容易生湿。在雨水节气之后,随着降雨的增多,寒湿之邪最易困脾;肝主生发,春季肝气旺盛,肝木生发容易克脾土,同时湿邪留恋,难以去除,所以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和除湿,所以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

雨水节气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个,在这个节气里,大部分地区的气温有所回升,但是寒意未尽。气温回升,乍寒乍暖,此时要注意保暖。

1、“春捂秋冻”

春天阳气生发,但有时候还容易降温,冷热交替。如果一下把厚衣服全部换掉,寒气侵犯到身体,这就不利于阳气的生发,所以我们说春要捂。雨水时应该适当地把上身的衣物减薄,保证脚和下身的温暖,来养护阳气,随季节慢慢增减衣物。

2、祛湿养脾

雨水节气中,地上的湿气渐渐地上升,容易生湿。在雨水节气之后,随着降雨的增多,寒湿之邪最易困脾;肝主生发,春季肝气旺盛,肝木生发容易克脾土,同时湿邪留恋,难以去除,所以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和除湿,所以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

716749396_medium.jpg

脾胃是气血生养之源,属土,喜欢甘甜;肝在五行中属木,在味为酸;春季肝旺而脾弱,饮食上应该少吃酸的多吃甜的。多吃辛甘和芽类食物,以养脾脏之气。比如大枣、菠菜、山药、韭菜、香椿、豌豆苗、茼蒿、荠菜、春笋、藕等。

日常菜肴可搭配清炒豆芽、荠菜鸡蛋、笋炒肉片等时令菜蔬,还可适当吃些莲藕汤、山药汤等滋阴润燥,有益脾胃的炖菜。由于春季为万物生发、阳气发越的季节,应少食油腻之物,以免助阳外泄,否则肝木生发太过,则克伤脾土。

《千金月令》:“正月宜食粥,……一曰地黄粥,以补肾。二曰防风粥,用以祛四肢之风。三曰紫苏粥,取紫苏一份,炒至微黄,略有香气时,煎汁煮粥。”少吃生冷粘杂食物,以防伤及脾胃。在这里我们介绍几款不同的药粥:

 金橘山药粥:

金橘,鲜山药,小米,白糖适量。将金橘洗净,切片备用。山药去皮,切片,与金橘片及淘洗干净的小米一同入锅,加适量水,用大火煮开,改用小火熬成稠粥,加入白糖即成。常吃有疏肝健脾的功效。

hellorf_2234617797.jpg

小米粥:

小米,大枣,陈皮,红糖。大枣去核,掰开,小米淘洗干净,然后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烧开后转用小火煮,等米粒开花时,加入陈皮丁、白糖,再稍煮片刻即成。常吃此粥有养脾胃、行肝气、开肠胃的功效。

鲫鱼汤:

鲜鲫鱼一条,砂仁3克,陈皮6克,生姜、葱、精盐各适量。将鲜鲫鱼刮去鳞,剖去内脏洗净,将砂仁放入鱼腹中,然后与陈皮共同放入沙锅内,加适量水,用大火烧开,放入生姜、葱、精盐,煮至汤浓即可。鲫鱼汤有醒脾开胃利湿的功效。

3、寒包火

雨水的阳气进一步生发,而降雨又增加了寒湿之气,不利于阳气生发。因此,雨水除了延续“护阳”、“疏肝”之外,还应根据天气状况,调整养生方法。

有的人因为风多干燥、饮食不节等出现口干舌燥和上火等现象,再加上外感风寒,就会导致寒包火感冒、流行感冒和过敏的高发。因此,口舌干燥的,应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可以多吃些果蔬及汤粥,如枸杞粥、银耳粥等,也可以用白菊花、决明子、西洋参等泡水喝。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专业媒体!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