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养生保健小知识 弘扬中华文化精髓 - 健康之初


中药养生保健小知识 弘扬中华文化精髓

核心提示:中药来自大自然,能缓慢地调理人体机能,防治疾病,这和中药的性质及病因有关。

  对于很多外国人来说,中药及中医学都充满神秘色彩。黑色的药汤、玄乎的针灸等似乎充满了无限的奥秘。下面将告诉你常见的中药养生保健小知识。

  中医的治病原理其实是根据“五行”的相生相克来进行的。这“五行”分别是寒、热、燥、湿、风。例如风寒感冒时喝红糖生姜汤,闷出一身汗以后会感觉轻松很多。这是因为红糖、生姜等都属于温热的中药,可以克制风寒入侵身体。又比如喉咙发炎的时候吃一点润喉薄荷糖,然后会感觉灼热的喉咙变得舒服很多。这是因为薄荷属于寒凉型的中药,对于发炎等上火的症状刚好能起到抑制的作用。

  祛风型的中药

  对于风疾,用一些具有疏风作用的中药就比较合适,例如菊花、薄荷、生姜。喝菊花茶,吃薄荷糖,吃姜撞奶等都可以起到祛风的作用。

  祛热型的中药

  热性疾病适合使用寒性的药物,例如:板蓝根、黄连等。板蓝根能散热,可抵御发烧等热疾症状。黄连的口感苦,通常苦味的食物都有清热的效果。

  祛湿型的中药

  平常我们说的“湿”表现有很多,痰、滞、瘀等都属于“湿”的症状。冬瓜皮可以使水道畅通,有利尿的作用。月季花和桃仁都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在武侠小说中我们经常听说用它们来治疗淤血。

  祛燥型的中药

  天气干燥容易引起体内燥热,用杏仁、蜂蜜等都可以起到润燥的作用。我们在秋天经常听别人说喝杏仁茶,因为杏仁有滋润的作用,能通肺腑。而大便燥结的人可以喝蜂蜜,能润肠通便。

  祛寒型的中药

  寒症可以用温热的中药来治疗,例如花椒和胡椒,它们能在体内起到发热的作用,有助于驱寒。

  上面告诉你常见的中药养生保健小知识,我们对于用中药治疗疾病又多了一些认识。

  39健康资讯——整合健康之初优质资讯,10分钟浏览全站精华。

  

  

  39健康资讯——最实用的健康公众号,十万人的共同选择。

  

健康之初(www.39.net)独家专稿,欢迎分享,请点击获取授权。
投稿及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02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