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
据说最勤劳的工蜂只能活6周,最多不过六个月,而最懒惰的蜂王则能活5年。这有悖于生命在于运动的理念呀!当然这不足以说明什么问题,也不是说我们不需要辛勤劳动,但是对于养生保健的概念,往往我们因为过于关注反而让自己落得一个精神紧张的下场。究竟怎样的养生保健方法才适合自己,什么样的方式才是正确,往往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之所以想到这个问题,并不是要去撼动生命在于运动的理念,而是生活中有很多悖论使人不得其解,比如说在焖米饭前,米是多洗几次好,还是少洗几次;苹果是削皮吃好,还是带皮一起吃好;几年前有人说,每天喝一杯红酒,可以预防心脏病,后又有人说,每天一杯红酒易患癌症……
类似这样截然相反的观点比比皆是,究竟相信那一种理论呢?
在医学上,有一种理论就是仿生养生,就是仿照各种动物的养生方法,聪明的人类应该向动物学习,取其之长,补己之短,从中悟出养生之道。自古以来,就有“千年王八万年龟”一说,也就是说,龟的寿命是最长的。而龟并不好动,它善于冬眠,节奏慢,节能好,所以,生命贮备耗损少,因而能长寿千年。
相反,人不善冬藏,节奏快,节能差,生命贮备耗损得多,最多也只能活百余年。龟的养生揭示了静养生的重大意义。同时,也提示了冬天养生要主藏、主静、少动,这样才可以减少阳气的耗散,能有效地护卫生机。可见,这样的龟式养生之道与生命在于运动的理念是截然相反的。
我们再看看那些好动的动物,如狼和狐狸大约可活10至15年、梅花鹿的寿命大约是20年,松鼠和野兔能活10年,猫、狗的寿命大约是十几年;而动作相对缓慢的大象则是70年,最“懒惰”的鳄和龟的寿命则在百年以上。
林太太,今年已年过九旬,她从小就既吸烟也喝酒,还从不运动,只是从去年开始听觉有所下降,而看上去则像60来岁。她自称没有养生之道,如果一定说有的话,那就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何时睡觉就何时睡觉,只要睡觉就睡到自然醒来,过年打起麻将通宵达旦也无所谓。
其实,说这些的目的并不在于我是赞成生命在于运动,还是赞成龟式养生法哪个理念正确的问题,而是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爱好,过好自己的生活最为重要。决定寿命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还是先天的遗传因子,就如同一个人是聪明还是愚笨一样,这就是所谓“生死有命”的原理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