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幽门螺杆菌就必须要治疗吗?有2类人不用,别花冤枉钱! - 健康之初


感染幽门螺杆菌就必须要治疗吗?有2类人不用,别花冤枉钱!

核心提示:以混餐制为主的饮食方式让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我国发病率非常高,有数据统计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在我国超过50%。

以混餐制为主的饮食方式让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我国发病率非常高,有数据统计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在我国超过50%。


而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有着强大的关联,89%的胃癌患者都感染幽门螺杆菌。


我们知道,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是胃癌进程四部曲。


而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在经过幽门螺杆菌清除治疗后都能够缓解或治愈。


这让很多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对清除细菌尤其在意,可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靠药物治疗来清除幽门螺杆菌。


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中,有3类人是必须立即进行幽门螺杆菌清除治疗的,有2类人不必急于进行幽门螺杆菌药物清除治疗。


3类人建议药物清除幽门螺杆菌


以下3类人进行幽门螺杆菌清除治疗有助于防止病情进一步进展或防止胃肠道损伤加重,对整体健康有益。


合并有其他胃肠道疾病


幽门螺杆菌本身就容易对胃黏膜形成不良刺激,导致胃黏膜出现炎症反应、萎缩甚至异变。


当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合并有其他胃肠道疾病时,幽门螺杆菌带来的不良影响就会被放大,不良影响产生的进程也会加快。


因此,当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合并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糜烂、胃息肉等胃肠道疾病时,应及时根除幽门螺杆菌。


图片5.png


有胃癌家族史者


胃癌的发生与遗传和生活习惯有着很大的关系,而同一家族则意味着生活习惯和基因有着较高的相似性,也就意味着胃癌发生的可能性更大。


为了避免再增加幽门螺杆菌这一促进胃癌发生的因素,建议有胃癌家族史的朋友做幽门螺杆菌清除治疗。


对胃肠道健康有要求者


有一些药物会增加胃肠道出血风险或者对胃肠道形成不良刺激,如质子泵抑制剂和阿司匹林等。


需要长期服用这类药物的患者,如果有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来预防可能出现的消化道损伤。


图片6.png


2类人不建议清除幽门螺杆菌


虽然胃癌患者中大部分都感染幽门螺杆菌,但在感染者中,仅有不足2%的人最终发展为胃癌。


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的四联疗法,主要是发挥抗生素的抗菌效果。如果经过评估,应用抗生素所获得的抗菌收益要小于带来的健康损害时,就不建议进行抗菌治疗。


儿童感染者


如果没有合并其他胃肠道疾病或者有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不建议进行药物清除治疗。可以通过合理膳食、适度运动、保证充足睡眠等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依靠自身免疫清除幽门螺杆菌。


图片7.png


70岁以上老人


70岁以上老年人由于机体消化系统存在一定程度的退化,服用抗生素进行清除治疗容易导致恶心、呕吐、腹胀、食欲不振、腹泻等不良反应加剧。因此也不建议进行药物清除治疗。


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口、粪-口两种途径传播,使用公筷、注意饮食卫生可以阻断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提高自身免疫力可以提高机体对幽门螺杆菌的清除能力。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