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岁老人高血压20年无并发症!有啥秘诀?只因做到这几点
今天周一,医院诊室外都是人,楼道连椅上坐满了人,刚查完血脂的老刘只能站在旁边等待候诊,“57号病人请到2号诊室就诊”,随着57号病人离座就诊,老刘可算抢到个座,老刘坐下后拿着病历本自言自语地说:“唉,我这血压一直不降,这两天血脂也高了,高血压并发症我都好几个了,这高血压太难控制了!”旁边一位正在候诊的大爷一拍老刘的肩膀,说:“不难控制呀!我高血压20年了,啥并发症都没有。”老刘赶紧追问:“大哥有啥秘诀?快传授传授给我!”大爷到底有什么秘诀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一.要想治疗高血压,首先要了解高血压。
如果我们把血管比作水管,当管子的弹性变差(血管硬化)、变窄(粥样硬化斑块)时,管内的压力就会持续升高,当血管内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持续超过人体正常值的时候,那就是高血压了。
那么,血压值多少才算是高血压呢?根据《ISH2020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我们可以得知:在诊室连续多次重复测量血压后,血压值依然在140/90mmHg以上,才可以诊断为高血压。其次,多次重复测量不能在一天之内完成,应该在1-4周内进行2-3次的血压测量,才能做最终诊断。
目前我国高血压病人接近3亿,每十个成年人中就有三位高血压患者,然而现在高血压病人当中只有51.6%的病人得到确诊,这51.6%的病人当中接受治疗的只有45.8%,其中只有37.5%的患者控制得比较好。也就是说最终乖乖听话,把血压控制好的其实只有16.8%的病人。高血压患者日益增多,高血压知识的普及刻不容缓!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二.77岁老人高血压20年无并发症,是怎么做到的呢?
血压控制得好,可以减少35%到45%的脑卒中、20%到25%的心梗发作、50%的心衰发作。对于每个高血压患者而言,控制血压都是最要紧的事,那么这位老人是怎么控制血压的呢?
1.按时按量服药
坚持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可以避免高血压影响身体各个脏器,降低各种并发症出现的风险。如果血压长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会加重心脏负荷,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病程的发展。在长期的高血压作用下,高血压患者还容易发生脑血栓等病症。高血压病人如果不控制血压,病情持续发展,对肾也有很大等影响,可能导致尿毒症,肾功能衰竭等。大爷20年没有并发症,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爷按时按量服药,将血压控制在一个稳定的范围。
2.适当运动
有人说:运动效果堪比降压药,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有规律的运动可以让心脏更强壮,心脏就可以用更少的力气泵出更多的血液,动脉的压力也就会减少,从而降低血压。老刘通过询问得知,大爷每天都会去跳广场舞,周末还会去爬山。所以高血压患者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例如:快走、慢跑、广场舞等都是很好的选择,每次运动至少半小时,一周运动4~7次,对于控制血压是非常有帮助。
3.健康饮食
高血压病的形成与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息息相关:高糖、高脂、高盐与高酒精饮品与油炸快餐等,损伤了肠菌群结构功能,导致肥胖三高人数的增长。因此,健康饮食习惯非常重要!清淡饮食,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饮食尽量做到低盐、低脂、低热量。这样的膳食搭配对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具有一定的帮助。
4.控制作息
高血压患者要控制好自己的作息,避免熬夜。正常情况下,夜间睡眠时的血压会比白天下降10%~20%,如果经常睡眠不足或失眠,也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因为睡眠能够调节儿茶酚胺激素的含量,这种激素可以帮助神经系统保持健康,如果长期睡眠不足,就会损害身体激素的调节能力,使交感神经过度地激活,诱发高血压。所以高血压人群更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改变熬夜的不良习惯,大爷说自己的生活是很规律的,晚上一般在十一点入睡,早上七点准时起床,由此也可以看出,控制作息对控制高血压是很用的。
5.定期测血压
定期检测血压也是非常重要的,测量血压可以了解高血压真实情况。通过定期测血压,可以及时发现血压有无升高或降低的趋势,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以便于及时采取合理的手段,将病情控制在正常的范围之内。高血压患者最好每天测量,测量前请休息至少15分钟,保持轻松安静状态,坐正放松,将袖带置于左手上臂(肘关节之上1-2cm),袖带与手臂之间应能自由伸进一个手指头,袖带与心脏在同一水平线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