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糖尿病:千古名方黄芪汤,治好了胡适糖尿病,至今沿用 - 健康之初


中医治疗糖尿病:千古名方黄芪汤,治好了胡适糖尿病,至今沿用

核心提示:黄芪治疗消渴的研究

中医药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往往因为其相较于西药药效的“缓慢”而被忽视,更有甚者对于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持怀疑态度。中医药在辅助降糖和防治糖尿病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优势,这是无法掩盖和抹去的事实。在浩瀚的治疗名方中,有很多是有确切的疗效而至今沿用的,今天我们就从常见中药黄芪入手,一起来看看至今沿用的一个治疗消渴的经典名方:黄芪汤是如何经久不衰奉为经典的。




黄芪功效
黄芪是一种常见的经典中药,黄芪性平,缓,味甘,微温无毒,归肺、脾、肝、肾经。其气薄而味厚,可升可降,为阳中之阳。黄芪具有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等诸多功效,为补气之要药。
《神农本草经》记载: “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将其归为上品。
《名医别录·卷第二》指出: “无毒。主治妇人子藏风邪气,逐五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腹痛泄利,益气,利阴气”。
《本草备要·草部》言之: “黄芪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温分肉,实腠理,泻阴火,解肌热,炙用补中,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生血生肌,排脓内托,疮疡圣药”。说明黄芪功效众多,临床应用广泛。

中医治疗糖尿病.jpg

黄芪治消渴
而黄芪应用到消渴病的治疗,还是源自源自唐代王焘《外台秘要》主治:消渴气津两伤,倦怠无力,口渴多饮。《 伤寒杂病论 》含有黄芪的方剂共7个,其中常用于糖尿病临床治疗的为:黄芪桂枝五物汤 、 防己黄芪汤 、黄芪建中汤、乌头汤、桂枝加黄芪汤 。
有人总结研究中发现,将古代不同称谓的22种消渴及其相关病证所有涉及到的769首方剂的用药情况统一处理,黄芪应用115次,属于古代治疗消渴的高频用药之一,在消渴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黄芪汤治好了胡适的糖尿病?

在1924年张锡纯出版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曾记载黄芪汤治好了胡适的糖尿病。著名学者胡适因用功过度,得了“消渴症”。初诊认为是“糖尿病”,不可治愈。这时一位朋友建议他服中药试试,胡原以为:“中医无科学系统,殊难信用。”经友再劝说,胡勉强从之,于是求诊于北京名医陆仲安(陆曾为孙中山、张静江等治过病,20 年代初即扬名京城)。陆诊毕曰:“此易事也,可服黄芪汤。”据载:胡适在京中延西医诊治无效,经服此方后,“病竞霍然愈”。于是,在当时一些报刊就有文章称“黄芪汤治愈了胡适糖尿病”。
虽然这个例子不一定十分完美,因为胡适并不确定一定是糖尿病,但是症状却是确切的,而中医讲究辩证论治,因此我们可以黄芪汤治好了他的症状,却不能说中医能治愈糖尿病,因为时至今日,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是无法治愈糖尿病的,这个例子的意义在于真切说明了黄芪汤对治疗糖尿病是有确切效果的。

中医治疗糖尿病.jpg

黄芪治疗消渴病证的变化
在消渴及其相关病证的治疗中,黄芪的使用有所区别。
唐朝时期应用黄芪治疗消渴的方剂,主要以治疗主症消渴、消中、肾消小便数为主。这个时期的代表方书为《千金方》,代表方剂为白术散、黄芪汤。配伍以人参、麦冬益气养阴,桂心、生地温阳助气,芍药、当归活血化瘀。
宋朝时期黄芪在消渴的治疗中应用的更加广泛,不仅用于治疗消渴、渴利消中、消肾,更进一步提出了黄芪应用于消渴相关的并发症的治疗,如治疗消肾小便白浊、渴利后发疮、消渴后成痈疽等。治疗消肾更加重用黄芪, 《圣惠方》中记载用于治疗消肾的方剂如:干地黄丸、肾沥方等。治疗消肾小便白浊如黄耆丸、黄芪散。 《圣济总录》中亦有治疗消肾小便白浊的方剂如:肾沥散等。配伍多应用熟地黄、肉苁蓉等用以温阳助气。
另由宋代开始应用黄芪分别治疗消渴上、中、下三消,也是从宋代开始,各家医者根据黄芪治痈疽、活血化瘀的功效,将其应用在消渴并发症的治疗中。明代《普济方》中记载了消渴上中下三消的治疗以及消渴兼症,消渴相关并发症的治疗。方中大量应用黄芪,应用其补气健脾、活血疗痈疽的功效。
总的看来,黄芪汤对于糖尿病极其并发症的治疗具有确切的疗效,以黄芪汤加减治消渴历经千年而不衰, 这就体现了中医药治疗消渴的优势, 对于积极发掘中医药古方, 寻求中医药防治糖尿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康科普专业媒体!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