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元凶:男子感染幽门螺杆菌致全家被传染,感染7亿中国人的一级致癌物 - 健康之初


胃癌元凶:男子感染幽门螺杆菌致全家被传染,感染7亿中国人的一级致癌物

核心提示:幽门螺杆菌是具有高感染率的慢性感染性致病菌,感染后虽然不一定导致症状,但可影响免疫系统。幽门螺杆菌感染了全球半数以上的人口,而最重要的年龄段是儿童期,大部分成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在此阶段获得。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与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慢性腹泻和复发性腹痛等发病密切相关 。

近日,南京一男子胃痛不舒服,进而检测出全家人都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据统计,我国超一半人感染幽门螺杆菌,这种病菌主要通过“口-口”传播,共餐易致全家感染,且不少患者出现耐药。专家建议家庭成员也要分碗、分筷、分毛巾。

幽门螺杆菌是具有高感染率的慢性感染性致病菌,感染后虽然不一定导致症状,但可影响免疫系统。幽门螺杆菌感染了全球半数以上的人口,而最重要的年龄段是儿童期,大部分成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在此阶段获得。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与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慢性腹泻和复发性腹痛等发病密切相关 。

幽门螺杆菌.jpg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

1、口口传播

幽门螺杆菌可以在唾液中培养出来,牙齿的牙菌斑、口腔、食道、扁桃体组织中也可以培养出来,这也就支持人类传播可能通过口-口途径进行。大人咀嚼食物后喂养幼儿,与非咀嚼喂养相比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系数明显增高,吃饭时家庭内共用饭碗也是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传播途径。 

2、粪口传播

如厕后不洗手,又去吃东西或者摸嘴巴。不论蹲厕所后不洗手是不是会感染,都强烈建议大家便后洗手。即使你手上没沾到便便,也很可能沾到大肠杆菌等肠道的常客,不小心吃到肚子里,上吐下泻就不好了。 

3、医源性传播

在医疗操作过程中,幽门螺杆菌可通过污染医疗器械而引起传播,如胃镜的吸引阀、活检孔道及活检钳上均可分离出幽门螺杆菌,胃镜检查致感染,口腔科器械携带幽门螺杆菌也有造成医源性传播的可能。 

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症状表现:

1、胃痛 

胃痛是胃病患者最典型的表现,感染上幽门螺杆菌之后,能在肠胃内释放毒素,损伤肠胃黏膜,很容易会出现胃溃疡,导致腹部疼痛。 

2、反酸烧心 

幽门螺杆菌寄生在肠胃中,会影响肠胃正常的胃酸分泌,导致胃病患者出现反酸、烧心等情况,还可能常常有饥饿感,总感觉不饱。 

3、口臭 

幽门螺杆菌是个很容易生存的细菌,不仅可以在肠胃中生存,还可能在口腔中,因此感染上幽门门螺旋杆菌后,也可能出现口臭的情况。 

4、泛酸

人们受到幽门螺杆菌的影响会诱发胃泌素排泄,导致胃酸过多,主要表现为泛酸和烧心。 

5、其他症状

人们患上了幽门螺杆菌在饭后会出现上腹部饱胀或不适情况,常伴有其它不良表现,如嗳气、腹胀、反酸、食欲减退等。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在早期胃癌的患者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较高。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群患胃癌的危险性几乎是未感染幽门螺杆菌人群的4倍。 但并不是说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一定会发生胃癌,因为幽门螺杆菌的种株很多,患者只有感染了毒力很强、致癌机会较高的该菌种株,才有可能患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致病还与个体的免疫力有关。 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来说,要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胃癌这样一个缓慢的过程。该病患者体内的各种致病因素可以单独或协同地作用于上述不同阶段,幽门螺杆菌感染并不是胃癌惟一的致病因素。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专业媒体!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