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会影响血糖?糖尿病患者应如何正确午睡呢? - 健康之初


 午睡会影响血糖?糖尿病患者应如何正确午睡呢?

适当午睡,不仅有利于提高精神,还能降低冠心病、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但若是“睡错了”,危害也不小!尤其是进入夏季以后,很多人选择午睡,但是有些糖尿病患者在午睡后血糖总是不达标,几乎都是10.0mmol/L以上,午睡会影响血糖吗?糖尿病患者可以午睡吗?糖尿病人午睡要注意什么呢?

一、糖尿病和午睡有什么关系呢?午睡真的会影响血糖吗?

研究表明,午睡会影响血糖。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由英国糖尿病慈善机构完成的一项涉及1.6万人的大型研究表明,每周至少午睡一次的人,其糖尿病发病风险比不睡午觉的人增加25%。很多人知道,肥胖、不爱运动、吃得太多等生活方式,往往是导致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很多患者的餐后2小时血糖明显升高与患者餐后不活动有关。英国伯明翰大学的专家分析认为,“午睡与糖尿病相关联”的背后可能存在多种因素。其中包括爱午睡的人可能不爱活动,由此导致身体超重、肥胖,引起血糖升高。

其次,午睡会对夜晚睡眠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午休干扰了晚上的睡眠,导致晚上睡眠质量下降,这应该才是影响血糖的主要原因。”专家说。睡眠质量欠佳,往往会明显引起血压、血糖升高。

糖尿病.jpg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另外有研究表明午睡时间超过60分钟,甚至超过90分钟以致更长时间,患糖尿病几率大大增加。2016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的一项研究发现,白天打盹超过40分钟会增加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如果午睡时间超过90分钟,患病几率甚至会增加50%。日本东京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午睡时间超过60分钟,会导致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增加大约46%。北京大学主持的一项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结果表明,午睡时间超过90分钟的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3.6%,而没有午睡习惯者的糖尿病患病率仅为9.4%。

是否午睡以及午睡时间长短都会对血糖产生一定的影响。要想午睡和控糖两不误,糖尿病患者还需了解正确的午睡方式。

二、糖尿病患者如何科学午睡?

1. 合理控制睡眠时间。

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建议糖尿病患者午睡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左右,不要超过1小时。若午休时间过长,超过一个睡眠周期,则会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而且长时间的午睡会让人进入快速动眼睡眠状态,这会让肌肉松弛,睡醒后不但不会缓解疲劳,反而会让你感到疲劳。此外,午睡时间可以安排在中午一点钟左右,此时午睡身体会得到很好的休息。

跑步 脚.jpg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2. 餐后适当运动再入睡。

中午吃饭以后不要急着午睡,午饭后胃内充满食物,大量的血液流向胃,血压下降,大脑供氧及营养明显下降,马上入睡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此外饭后一小时左右是血糖高的时候,饭后午睡使葡萄糖在体内得不到利用,就会引起血糖升高。糖尿病人可以在餐后散步30分钟左右,待食物消化、血糖稳定后,再进行午睡,这样不仅能够降血糖,还有利于提高午睡的质量。

3. 选择正确的睡姿。

建议最好选择平躺着睡觉,尽量不要趴着睡,因为俯卧睡觉会减少头部供血,导致大脑缺血缺氧,睡醒后容易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同时尽量不要趴在桌上睡,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

4. 及时补充水分。

午睡之后可以喝杯水,以补充血容量,稀释血液黏稠度。

最后午睡尽量选择舒适隔音的环境,控制好室温,避免着凉。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