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长的难题:幽门螺杆菌离孩子有多远? - 健康之初


中国家长的难题:幽门螺杆菌离孩子有多远?

  说起胃病,很多人都觉得这是成年人的专利,但其实儿童胃病的患病人群也很多,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幽门螺杆菌(简称Hp)引起的。

  幽门螺杆菌是寄居于人类胃粘膜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人是这种病菌的唯 一自然宿主。我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的国家,且近年来,幽门螺杆菌在儿童人群中流行的资料有所增多。我国江苏两地检测3~12岁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达70%,北京东城区调查3~12岁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36%、7~14岁为46%。

    儿童期较成人期更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专家介绍,儿童期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高危时期,也是首次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高发阶段,出生较早的较出生迟的个体具有更容易获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

  50%以上幽门螺杆菌携带者感染Hp都是发生在婴幼儿时期,这与儿童胃功能发育尚未完善,控制胃酸分泌、免疫功能较低有关。不过,很多感染者往往在成年后才发病,还有一些会在儿童期就已经发病,也还有一些甚至会终身不发病。

    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危害

  有关研究显示,不仅儿童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就连儿童蛋白丢失性肠病、儿童消化不良均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相关。报道称消化不良的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30%。此外,幽门螺杆菌感染还可能与儿童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及延迟或减慢青春期生长等疾病有关。

    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的诱因有哪些?

  儿童时期外界活动少,因此父母或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是婴幼儿感染Hp的主要来源,父母若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其子女感染的机会也会相对增加,尤其是在喂养、生活中不注意,如有一些家长喜欢口对口地喂食或将食物嚼碎后再喂、喂食时先用舌头试试食物的温度、喂奶前先就奶嘴喝一两口以试试温度是否适宜、进餐时和孩子合吃一份餐、亲吻孩子的嘴巴等,这些不经意的动作,都有可能将自己体内的Hp传给孩子,也是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高危因素。

  此外,儿童喜吃零食、长期饮食不规律、饮食不当、精神压力过大、长期服用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物等,也会因胃肠神经调节功能紊乱而降低了胃肠粘膜的保护功能,也可为幽门螺杆菌的入侵创造条件。

    防止“病从口入”,从娃娃抓起

  数据显示,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后易复发。因此,关键是做好预防,家长应提高对幽门螺杆菌的认知,建立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等。具体预防措施如下:

  ①把好“口”关,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定期更换牙刷,每日早晚及餐后建议使用清幽牙膏 刷牙,清除藏在牙垢中的病菌,以防止Hp入侵。

  ②改善儿童居住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和水源污染。教育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未洗净的瓜果和蔬菜,避免摄入饮料。

  ③提倡儿童拥有专用餐具和实行分餐制,避免嚼食物给孩子吃的陋习。

  ④全体家庭成员筛查Hp,家庭成员中有Hp感染时,应注意饮食卫生;Hp感染患者的呕吐物、粪便要及时清理,尽量做到消毒。

  ⑤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减少压力,加强锻炼,以提高机体抵抗病菌感染的能力。

  ⑥避免接触猫、狗等宠物,接触后应洗手或消毒。

  (免责声明:昆山鸿富通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所述内容仅代表文章原作者的个人观点。所写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信息未经证实,对该本文所写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有效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仔细核实相关内容。深度热点专栏文章投诉电话:0512-36684066)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