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扶持中医舌诊 多所国内高校深入研究 - 健康之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扶持中医舌诊 多所国内高校深入研究

  随着近十几年来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数据建模分析及图像模式识别等相关技术在中医临床领域的应用也推进了中医舌相诊断的客观化与标准化进程。正是由于中医舌相的复杂过程,且决策所需要信息的不确定性,症状与疾病之间的模糊性,也使得国家层面不断加大这方面的研究投入与政策支持。

  近几年,以上海中医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为代表的国内知名高校,都不断深化在中医舌相原理及量化标准方面的研究,并不断取得突破。大量学者通过数据分析应用技术对临床各种不同疾病及相关指标进行量化研究,进而挖掘出不同疾病及相关指标的典型性量化特征。

  舌诊作为中医望诊的重要部分,一直是临床辩证及疗效评价的重要依据。舌下络脉诊断是通过观察舌下络脉的形色变化来判断人体健康状况的一种古老诊断方法,是中医舌诊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医学研究依据中医舌诊理论、色度学规律和图像模式识别原理等方法,改进中医舌诊图像特征处理方法,有效提高了分析舌相信息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上海中医药大学就针对“消化系统疾病舌诊的量化研究”、“糖尿病舌诊量化研究”、“恶性肿瘤舌诊量化研究”三方面验证得出具体量化指标,使得通过颜色、纹理、形态等综合特征参数的评估计算,量化中医舌诊诊断结果与实际病症间的关系。不仅如此,哈尔滨工业大学、首都医科大中医学院等国内知名高校也对舌相诊断客观性及分类方法领域进行深入探究,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大力扶持。

  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张宏志教授一人为例的高校研究人员,就通过对“中医诊断舌象自动分析与研究”、“计算机舌诊中不确定性信息的处理与分析”、“基于舌图像集合的距离度量学习模型及舌象分类方法研究”等多个涉及舌诊现代化研究项目中不断深入证明,为临床辩证认识中医舌诊提供了大量客观事实依据。

  此外,由北京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公布的《多标记学习在中医舌相分类中的研究》项目成果就通过对多个适当标记进行中医舌相分类模型的研究,进而同时为一副舌相预测多个类别的标记,最终进行结果分析与判断。对于数据方面的不断建模分析,也让LEAD多标记方法解决了舌相多个类别兼具的准确性问题,更好辅助了中医舌诊的科学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国务院于今年12月最 新发布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中,都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中医学发展的高度重视,也表明对以舌相诊断为代表的中医发展的推动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我们同样期待在未来不断深化研究之下,中医舌相诊断的突破进展能够给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带来更大的实用价值。

  (免责声明:昆山鸿富通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所述内容仅代表文章原作者的个人观点。所写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信息未经证实,对该本文所写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有效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仔细核实相关内容。深度热点专栏文章投诉电话:0512-36684066)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