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张岩兵“要建立源头控制、全过程控制的环保理念” - 健康之初


对话张岩兵“要建立源头控制、全过程控制的环保理念”

  6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低碳日,今年的主题是“低碳城市,宜居可持续”。记者获悉,在节能低碳理念的普及,以及日益加大的环保压力之下,“清洁生产”逐渐成为官方和企业关注的热点之一。来自清远市经信局的数据显示,到今年5月底,全市通过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的企业达到96家,仅今年上半年就有21家企业通过验收。

  “对于环保问题,以前用的是末端解决方式,而清洁生产提供的理念是从源头堵住环境污染。”清远市环保低碳清洁生产协会张岩兵表示,清洁生产可以在前端投入解决环保问题,会大大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也使得后端解决投入的资金大为减少。

  清远连续4年戴重酸雨区“帽子”

  在几次全省空气、降水等方面环境质量通报中,曾经以“山清水秀”闻名于广东的清远,在全省相关排名中,数次让人大跌眼镜。从2011年开始,清远更是连续4年戴上重酸雨区的“帽子”。目前清远已全面启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并提出力争在2017年创建成功。

  上半年21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验收

  据悉,近年来,清远在钢铁、水泥、陶瓷、化工、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审核,推广采用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技术,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

  去年,市经信局和市环保局印发的《清远市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推行方案》(下称《方案》)提出:2014年,全市30%以上的重点行业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2015年,重点行业企业全部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完成方案中的40%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实施计划;2016年,完成方案中的70%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实施计划;2017年,完成方案中全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实施计划。

  根据《方案》,全市513家规模以上企业中,须开展清洁生产的重点行业企业147家。而这147家企业中,今年前已完成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的企业48家,剩下的99家企业须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并通过验收。

  ■对话

  访清远市环保低碳清洁生产协会会长张岩兵:“要建立源头控制、全过程控制的环保理念”

  记者:清洁生产在清远工业企业中推广得如何?

  张岩兵:经过前几年的努力和推广,“清洁生产”理念越来越被清远工业企业所熟知。但在我们的走访当中,依然有部分企业不具备清洁生产的意识和理念,依靠政府部门的硬性指标考核来推广,有些企业甚至被通报了才会进行加装一些环保设施。

  记者:作为清远市环保低碳清洁生产协会的会长,平时您与各大企业的沟通过程中,企业反映的开展清洁生产遇到的最 大困难是什么?

  张岩兵:要在工业企业中推广清洁生产,遇到的问题除了意识方面外,还有就是企业资金方面的压力。因为开展清洁生产时,如果涉及到较大节能或者技改项目,就涉及到较大额资金的投入。尤其是在经济环境相对较差的情况下,要企业主动投入开展清洁生产是较为困难的。

  不过,这两年的情况有所改善,不少企业在动工之前就主动来咨询环评、节能方面的政策和措施。这需要个推广和完善的过程。

  记者:对于在全市推广清洁生产,您有何建议?

  张岩兵:首先在观念上,政府和企业都要建立从源头控制、全过程控制的环保理念。政府在引进项目时,不仅要考虑到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和当地的环保政策,还要从清洁生产的层面进行考虑,看项目是否符合清洁生产的各种要求。对于已有的项目,则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通过清洁生产的技术诊断,有针对性地进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通过清洁生产审核。

  另外,很多人认为高科技产业就一定环保,其实这是一种认识的误区。因此,在考察项目的时候,不仅要看其属于哪一个行业,要考虑具体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是否环保,对水资源、土地资源的消耗有多大等等。

  记者:刚刚您提到目前很多企业对清洁生产及节能环保的意识不足,对于普及企业的清洁生产意识,您有建议吗?

  张岩兵:事实上,对企业来说,能采用最 先进的节能技术进行生产的企业,无疑是行业内最有竞争力的企业,这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而且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品牌含金量。

  但是,一种意识从无到有,靠的是不断的宣传。一方面,政府部门不妨借助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的平台,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宣传、咨询、培训等方式为企业普及环保节能、清洁生产等理念;另一方面,政府不妨出台一些鼓励政策,比如给清洁生产企业一些资金扶持,减轻企业购买节能设备的部分资金压力。如此,企业有了清洁生产的意识,也不至于加重企业负担,企业自然很乐意开展清洁生产,践行低碳环保,所起到的效果也是事半功倍的。

  (免责声明:昆山鸿富通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所述内容仅代表文章原作者的个人观点。所写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信息未经证实,对该本文所写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有效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仔细核实相关内容。深度热点专栏文章投诉电话:0512-36684066)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