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百年古法红糖的制作工艺 - 健康之初


探访百年古法红糖的制作工艺

  在中华民族的医药史上,古法红糖作为一味药材,作为一种食材,一直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进入现代社会,由于工业制糖业的兴起,古法红糖逐渐被边缘化,而此时的台湾和日本,古法红糖却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和认可。直到央视315晚会上赤砂糖假红糖的身份曝光,人们才又开始尝试了解和认清古法红糖,今天小编将带你探访百年古法红糖的制作工艺,了解古法红糖的前世今生。

  事实上,古法红糖有着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一方面是传承几千年的医药史中,总少不了它的影子;另一方面,在诸多的医药典籍中,也不乏用其作为药材治病救人的案例,即便步入现代,女性自发的食用红糖仍然是他们的日常习惯之一。中国民间有句谚语:女子不可百日无糖。《本草纲目》也有记载,其能“和脾、缓肝、补血、活血、通淤以及排恶露”。

  在我国湘、黔、渝三省交界处,便有这样的一个地方,当地的人们一直保持着种甘蔗的习惯。这里出产的甘蔗糖份含量高,口味纯,其一是这里群山环绕,植被茂盛,有利于古法红糖原材料甘蔗的种植;其二是这里降水充沛,日照时间长,有利于甘蔗糖分的积累,优良的甘蔗自然带动着制糖业的兴盛。

  自清代以来,这里熬制的古法红糖就闻名一时。据传清康熙年间,苗人李氏改造古法,独创“三星灶”熬制工艺,并广开糖号,“李隆记”古法红糖由此得名。除了采用古老传统的熬糖工艺,这里也结合了现代科技来进行生态化的管控,比如采用花椒、大蒜配置液体来防治和控制害虫,在这个过程中,尽管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相对较大,然而为了熬出一块块正宗的古法红糖,这些都是值得的。

  探访百年古法红糖的制作工艺,其实是一次对“工匠精神”的追寻,一次对企业权责意识的拷问,一次对食品、药品安全的有效监督,只有这样,以李隆记古法红糖为代表的传统品牌才能更好的传承、延续。

  免责声明:昆山鸿富通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所述内容仅代表文章原作者的个人观点。所写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信息未经证实,对该本文所写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有效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仔细核实相关内容。深度热点专栏文章投诉电话:0512-36684066)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