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陈珂含——“生活方式”才是心理咨询的正确打开方式! - 健康之初


心理专家陈珂含——“生活方式”才是心理咨询的正确打开方式!

  在我们眼中,心理咨询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帮助摆脱心理困扰,帮忙挽回濒临破碎的婚姻……有些心理健康意识的人都知道,有心理问题后要去做心理咨询。大多数人也都认为,这是再正确不过的选择。但北京知名连锁心理咨询品牌,心之爱连锁心理咨询机构创始人,心理专家陈珂含却告诉我们,这种做法其实并不完全正确!

  【心之爱北京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创始人,心理专家陈珂含女士】

  “亡羊补牢”——中国心理咨询怪现状!

  心之爱连锁心理咨询机构创人,心理专家陈珂含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中国人对身体非常爱护,很在意对疾病的预防,讲究养生,总之,对待身体健康问题,人们非常懂得“未雨绸缪”。但换到心理健康上,却恰恰相反了,总是做着“亡羊补牢”的事情。造成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心理问题不同于身体问题,没有那么明显的“症状”,不易被发现,也不容易受到重视,人们对此更加没有预防意识;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心理咨询在中国还比较“新”,国民对心理咨询的认识还不到位,大多数人还没有建立起正确的心理咨询观念。

  心理咨询应是生活方式,而非补救措施!

  那什么又是正确的心理咨询观念呢?心之爱心理专家陈珂含告诉我们,现在许多人已经开始认可心理咨询对心理健康的作用,并愿意到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接受心理咨询帮助,就好比心之爱心理咨询每年接待的众多来访者,他们都是因为认可心理咨询对自身健康的价值才前来做咨询的。虽然相较于那个没有心理咨询的年代,这已经是一种非常大的进步,但这却并不是完全正确的心理咨询观念。

  心理专家陈珂含说,在中国,即便是非常认可心理咨询的人,也会将心理咨询当做一种补救措施,只有当出现心理问题,或心理问题已经给生活造成困扰时,才会开始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并且几乎所有人都会认为,有心理问题的人才会去心理咨询机构接受辅导。这其实是不对的。正如心理专家陈珂含所说,心理咨询不应该出现在心理问题之后,更不应该被“病态化”,它应该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成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身体一样,我们的内心也是需要“养生”的,只有日常“养生”做的好,才不会出现健康问题。与其面对心理问题带来的困扰与残局,不如防微杜渐,利用心理咨询来为我们的心灵时时护航。

  【心理专家陈珂含所创心之爱心理咨询机构】

  笔者小结:

  在与心理专家陈珂含对话前,笔者也曾错误的认为,接受心理咨询是出现心理问题时才应该做的事情,但试想,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心理咨询来预防心理问题,又何尝不是一个好选择呢,正如心理专家陈珂含所说,心灵与身体一样,同样需要“养生”,同样需要预防疾病的发生。笔者认为,如果从新鲜感到有认知是心理咨询在中国的第 一阶段,从有认知到接受咨询是心理咨询在中国的第二阶段,那么,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则是心理咨询在中国的第三阶段,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及对心理咨询的正确认识,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明白并接受,“生活方式”才是心理咨询的正确打开方式!

  (本文为商业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疑问请致电:0512-85889237 纠错电话:18120051373)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