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胃胀、胃寒……胃不好就按这3个穴位!
现代人饮食不规律、偏好辛辣生冷,胃病几乎成了“标配”。除了调整饮食习惯,中医的穴位按摩也能有效调理脾胃功能。
今天为大家介绍3个养胃要穴,帮助缓解胃痛、促进消化,改善胃寒不适。
建里穴
位置:位于腹部正中线,肚脐上3寸(约四横指宽度)。
养胃原理:建里穴属任脉,是调理脾胃的常用穴。刺激此穴能增强脾胃运化功能,缓解胃胀、食欲不振,尤其适合饭后消化不良的人群。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建里穴,力度以轻微酸胀为宜。顺时针揉按3-5分钟,配合缓慢腹式呼吸效果更佳。
中脘穴
位置:肚脐与胸骨下端连线的中点(肚脐上4寸,约5横指宽度)。
养胃原理:中脘穴是胃的“募穴”,直接关联胃腑功能。具有消积化滞、调理中焦、补益中气的作用,刺激中脘穴可以直接作用于胃,增强胃之腐熟水谷的能力,调理胃酸过多、胃痛、恶心呕吐,对慢性胃炎和胃下垂也有辅助改善作用。
按摩手法:指压按摩,用掌根或三指指腹按揉3-5分钟,顺时针按摩效果更佳。也可手掌搓热后,掌心贴中脘穴,以打圈方式轻揉5分钟。急性胃痛时用力按压此穴可快速缓解。
天枢穴
位置:肚脐旁开2寸(约三横指),左右各一。
养胃原理:天枢穴属足阳明胃经,是大肠的“募穴”,可调理脾胃运化,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和腹泻;平衡胃肠气机,缓解腹胀、肠鸣、排气过多等问题;对脾胃湿热、食积、肠胃功能紊乱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按摩手法:用拇指指腹按3-5分钟,力度以感到酸胀为宜。顺时针方向按揉可通便,逆时针按揉可止泻。
日常按摩这3个穴位时应避开饭后1小时,晨起空腹或睡前按摩效果最佳。用暖水袋热敷腹部后再按摩,对胃寒者效果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