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吃羊肉或致便秘 中医专家建议夏季应清补 - 健康之初


三伏天吃羊肉或致便秘 中医专家建议夏季应清补

核心提示:家住上海市郊区的市民王小姐遵循“大伏天吃羊肉”的老传统,连续数日大吃羊肉,却导致便秘,不得不到医院就诊。

  家住上海市郊区的市民王小姐遵循“大伏天吃羊肉”的老传统,连续数日大吃羊肉,却导致便秘,不得不到医院就诊。

  17日,记者从本市数家中医医院了解到,入夏以来,原本打算进补却因“补错”而出现副作用的患者增多。一些市民相信“大暑大补”,夏日炎炎之际也不忘吃羊肉、人参等滋补品,但是中医专家认为,夏季市民宜根据天气和身体实际情况进补,建议清补养生。

  前不久,好几个因吃多了羊肉而便秘的患者到曙光医院中医内科就诊。据悉,在本市郊区部分地区有“大伏天吃羊肉”的传统,当地人认为,夏天吃羊肉吃得大汗淋漓,可以“发汗排毒”。“几乎每年夏天都会出现类似的患者。”曙光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朱抗美介绍说,夏季多暑多热,气随汗泄,平时体质较弱的人易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从中医的角度看,夏季市民确实应该注意补气、补阴,但不太适合补阳,而羊肉恰巧属补阳佳品,因此在炎炎夏日吃羊肉很容易出现“补错”的情况。

  除了羊肉“补错”外,也有市民吃错人参。龙华医院中医示范病房主任周英豪最近接诊了一个40多岁的病人,该病人一到夏天就感觉虚弱、疲惫,因此自作主张吃了三四天的人参,但自从人参进补之后就出现了便秘的症状,后停食人参并调理肠胃后才有所好转。

  上海市中医医院消化科也接诊过类似的患者。据该医院李毅平介绍,因为吃错补品而就诊的患者多为对中医不太了解的年轻白领,症状为舌苔厚腻、胃涨、大便干结等。

  李毅平解释说,中医认为,冬秋季适应“大补”,夏季则最好采用“清补”,可选择适当进补些益气养阴、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补品。在食品方面,应该多吃瓜类、蔬菜等,及时补充水分,注意营养均衡,可以适量进补蛋白质,如鱼肉、瘦肉、蛋、奶和豆类等。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