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国中医医院发展论坛推动中医传承 - 健康之初


2016全国中医医院发展论坛推动中医传承

核心提示:千百年来,中医药领域的薪火相传一直是通过跟师、带徒,手把手带教完成的;如今,学院式教育成为中医药传承的主流方式。中医药传承教育如何在传统方式和主流方式之间架起桥梁?如何在年轻的中医药人中培养出大师?

  千百年来,中医药领域的薪火相传一直是通过跟师、带徒,手把手带教完成的;如今,学院式教育成为中医药传承的主流方式。中医药传承教育如何在传统方式和主流方式之间架起桥梁?如何在年轻的中医药人中培养出大师?9月3日,由中国中医药科技科技开发交流中心主办、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公司协办的2106全国中医医院发展暨名老中医学术传承研讨会在北京举办,张学文、石学敏、金世元、晁恩祥国医大师就中医的学术传承和中医的人才培养分别发表了演讲,林洪生教授、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公司徐广亮总经理也分别从科室建设、精品中药房建设等不同角度阐述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专家讲话

  国医大师、中药大师、百余名中医院院长、专家汇聚北京,就中医院发展和学术临床经验的传承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传承方法、思路进行了讨论。

专家讲话

  国医大师、国药大师金世元颇为感慨:“作为一名中药界退伍老兵,我真为中药人才短缺、中医中药发展严重不平衡担忧。”金世元分析,中药人才短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缺编制,另一个是在编人员存在人浮于事的现象。专业教育方面,全国大学的中药专业情况也不是很好,培养的中药人员专业不全面,尤其是中药炮制和中药调剂课程,有的专业甚至连教材都尚未完善。“全国近500名国家级带徒导师,中药导师不到15人,再不抓抢救性传承,老专家会越来越少,要传承祖国中药遗产,恐怕就更难了”。

集体合影

  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颇有共鸣:“俗话说,有好医也得有好药。自古中医中药不分家,医靠药治,药为医用,只有医药结合才能克病疗疾。”两位专家呼吁,要继承祖国中医药遗产,就要将中医中药通盘考虑,未来要重点加大中药接班人培养力度。

会议现场

  北京同仁堂精品中药房推广项目自开展以来,不仅提高了各大中医院药房的档次和品位,小包装饮片纯净、剂量准确、易于复核、减少浪费,保持了中医特色、提高了药房效率,有利管理,改善了整个医疗环境。“精品药房”让百姓吃上了放心药。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最大的愿望就是吃上放心药、吃上安全有效药。百年老字号与全国知名中医医院机构深入合作的发展模式满足了广大患者需求,使患者享受到了优质服务。通过与医院结合,名企、名院、名医、名药组合达到了预期效果,实现了多方受益。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