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习惯诱发脊柱疾病隐患
不良习惯诱发脊柱疾病
时代的发展带给人更多物质和精神享受,但是,当人们沉浸在这些享受的同时,也在为自己的脊柱健康付出前所未有的代价,因此有人将脊柱疾病称为现代文明病。
脊柱疾病中相当一部分是由我们自己造成的,中国有句古话“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许多的脊柱疾病都跟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工作姿势有关,不良的习惯与姿势深深影响着人们的脊柱健康。其中最常见的是颈椎病及腰椎病。而这些得病患者中很多是因为忽视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姿势而导致的,那么究竟哪些习惯与姿势不利于脊柱健康,如何才能达到预防脊柱疾病的目的?
儿童时期的隐患
很多人认为脊柱疼痛,尤其是非外伤引起的劳损性疼痛,似乎和儿童的关系不大,他们认为儿童脊柱柔韧性好,即使一些不良姿势也不会导致脊柱的退变,只有成人不良姿势才能导致脊柱疾病。
事实上,儿童脊柱疼痛近年来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我们成年人常见的脊柱劳损性疼痛,很多也是早在儿童时期就形成了隐患。
儿童平时的不良习惯和错误姿势是导致脊柱疼痛和畸形的直接因素。
生活中,诸如下列不良习惯和错误姿势有许多,而且很容易被忽视。如背书包挎在一边肩膀、托着下巴写作业、趴在课桌上睡觉、跷二郎腿看书、斜靠在床上看电视、倦坐在床上边吃零食边看童话或电视、仰面睡却用手垫起头部等。
如果孩子长期保持这样的坐姿、卧姿,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得不到很好的维持,脊柱曲度长时间异常就极有可能引起脊柱的疼痛和变形。
儿童脊柱的变形近年来也越来越常见,这是因为儿童脊柱的颈弯、胸弯和腰弯的三个生理弯曲还没有完全定型。因此,如果这一时期不注意读书写字姿势,劳动时单侧身体用力过多以及缺乏全面体育锻炼情况下,就会引起脊柱变形。
因此,为了减少和避免脊柱疼痛的发生,我们应该让孩子们了解如何避免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和错误姿势,以减少和减轻脊柱疼痛和畸形的发生。
●应对脊柱曲度改变
发生了脊柱曲度改变者主要是通过运动锻炼和端正姿势进行密切观察。
尚无明显结构改变的患者,体育锻炼和端正坐姿可以促使其逐渐好转,以致畸形消失。如驼背者注意挺胸,向左侧弯者可将左上臂举起,身子向右作侧弯运动。
对于已有结构性改变的患者,体育锻炼也可改善其姿势和脊柱的活动度,增强肌力和韧带张力,但要定期随访,注意观察脊柱侧凸是否继续发展。畸形角度在20度以上,需要佩戴支具矫正;如果脊柱侧弯超过了40度就应该进行手术治疗。鼓励孩子做全身协调性好的运动,如游泳等运动能使脊柱的伸展性得到较好锻炼。不要让太小的孩子做仰卧起坐、俯卧撑等运动。
●儿童坐姿
儿童坐时最好坐椅子靠前部分,上身坐直,不要保持屈背弯腰姿势,以减少心肺和腰部承受的压力。
听课和做功课时,不要侧歪着身体,以增加背部脊柱的侧压力。不要半倚、半卧在沙发扶手及床靠背处看书、看电视及玩电脑游戏。这样会让颈部和肩背部疼痛,甚至引起头晕、头痛等诸多不适。
不要让孩子过久地坐在地板上娱乐,并尽量避免上肢前倾和腰部向前弯曲,尽可能减小脊柱的前曲弯度。
成人时期的隐患
成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即使平时没有不良姿势脊柱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变,当人体姿势不恰当,会使脊柱处于一种力学不平衡状态,脊柱的关节囊和韧带在外力作用下破坏,这将导致或加重、加快整个脊柱的不稳、错动等退变,进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纠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姿势,对预防脊柱病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不良姿势诱发颈椎病
颈部是人体活动范围、方向较大的部位,一些不良姿势很容易诱发颈椎病。比如说坐车的时候打瞌睡;睡觉枕头太高;在电脑前面长期低头工作;歪头读书写字,办公上课时长期坐的桌椅高度不适宜;剧烈运动不作预备动作等。
上述不良习惯维持时间过久后不但使颈椎间盘内压力增高,还使颈部肌肉长期处于非协调受力状态,肌肉韧带受到牵拉劳损导致颈椎增生,严重时压迫神经根、椎动脉等引起一系列“不舒服”或“疼痛”的病症。有人看书或电视时,习惯把头靠在床栏杆上或沙发扶手上,造成长期的屈颈、屈背、扭腰,导致脊柱椎间韧带损伤而致该段脊柱失稳,也会导致颈椎病。
●长期久坐
由于腰椎是脊柱中负重最大,活动又较灵活的部位,在身体各种运动中起枢纽作用,是日常生活和劳动中活动最多的部位之一。在日常生活中,腰椎不断受脊柱纵轴的挤压、牵拉和扭转。各种不良姿势,如弯腰搬重物,劳累过度及一些不协调的动作,也都可以引起腰椎的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