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搭上心脏病 怎么办? - 健康之初


糖尿病搭上心脏病 怎么办?

核心提示:心血管疾病是高血糖重要的并发症和合并症。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高血糖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可能存在共同的发病基础,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概率与冠心病患者再发心肌梗死的概率相同!

  刚过40岁的展先生在职场上年轻有为,却欠了一大笔“健康债”:心肌梗死初发时,病情来势汹汹,所幸化险为夷;来年复查时,却发现冠状动脉三根血管中,有两支狭窄都超过了70%,支架部位出现了狭窄,而那支支架仅装了一年!

  展先生坦言,生活节奏没有规律,就连一年一次的体检也顾不上。为了找到病因,他接受了多项生化检查,在内分泌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了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同步胰岛功能检查(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空腹血糖5.9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8mmol/L,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

  超重糖尿病患者 心脏病风险最高

  据美国最新一期《糖尿病护理》杂志报道,美国国家心脏、肺和血液研究所研究人员在对3400多名成人进行的长期调查中发现,既肥胖又有糖尿病的妇女中,近80%的人有可能患心脏病,而既肥胖又有糖尿病的男性患心脏病的风险则更高,达87%。

  调查结果认为,肥胖和糖尿病通常是结伴而行,糖尿病本身是引发心脏病的主因,肥胖则加大了患心脏病的危险。

  调查显示,体重正常且没有糖尿病的妇女患心脏病的风险是34%;体重正常但有糖尿病的妇女患心脏病的风险是55%;没有糖尿病的肥胖妇女患心脏病的风险是47%;身体肥胖又有糖尿病的妇女患心脏病的风险达79%。

  这一情况对男性来说基本相似,体重正常且没有糖尿病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是49%;而体重正常但有糖尿病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是77%;没有糖尿病的肥胖男性患心脏病的风险是67%;身体肥胖又有糖尿病的男性患心脏病的风险达87%。

  研究人员发现,由糖尿病引发的心脏病病例正逐渐增多。他们警告说,如果目前这种情况不能得到改善,这种趋势将会继续恶化。据估计,到2050年美国的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增加到4800多万。

  冠心病糖尿病“纠缠不清”

  内分泌科医生解释道,心血管疾病是高血糖重要的并发症和合并症。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高血糖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可能存在共同的发病基础,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概率与冠心病患者再发心肌梗死的概率相同!

  冠心病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如果冠心病患者同时合并有糖尿病,则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更大,死亡率更高!最近一系列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糖尿病前期表现如糖耐量异常亦会使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显著上升;糖代谢异常不仅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也同时增加总死亡率。

  冠心病患者如果血糖持续升高,得不到控制,会使本已病变的冠状动脉硬化更加严重。相对于没有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硬化范围更广,狭窄程度更高,更容易导致心肌梗死。而且,很多糖尿病病人冠脉狭窄引起心肌缺血或梗死时,往往没有胸痛等不适症状,结果放松了警惕,最后导致大面积心肌梗死。所以,这些患者应该每年复查一次冠状动脉造影(CAG),排除无症状性心肌缺

  三大典型症状要警惕

  糖尿病性心脏病与一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有不同之点,前者有心肌微小血管病变,小血管内膜增生加剧,心肌的缺血、缺氧更加严重,并且支配心脏的植物神经(包括交感和副交感)有不同程度损害,这种损害无疑是更为严重和复杂。心脏植物神经损害使其信息的感受、传递和支配功能钝化、丧失。由于上述的原因,糖尿病心脏病变的临床表现具有以下变化特点:

  心率的变化:糖尿病心脏受累者早期表现为静息时心动过速,在休息状态下,心率常每分钟大于90次,甚至可高达130次。这是因为心脏本来受交感和副交感二种神经支配,交感神经使心率加速,副交感神经使心率减慢,从而调节心率在一定的可变范围,以适应人体不同生理状态下的需要。糖尿病心脏病早期常先损害副交感神经,故交感神经处于相对兴奋状态,心率会增快。到了糖尿病晚期,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均受损害,心脏几乎完全失去神经支配,心率相对固定。因此,当病人不当运动时,心率并不能适应生理需要相应增快,心肌缺血缺氧更为严重,容易发生意外。

  体位性低血压:正常人体位变化时,可通过提高血管紧张度和心排出量,从而使血压维持正常。但糖尿病病人在体位变化时,如由卧位改变为立位可出现头晕、眼前发黑,这是体位变化引起血压明显降低之故。糖尿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是由于支配血管的植物神经特别是交感神经受损,不能有效地调节血管张力。如果测量病人从卧位到起立时的血压,收缩压下降大于30mmHg(4kPa)、舒张压下降大于20mmHg(2.67kPa)就可确诊为体位性低血压。

  心绞痛症状不典型糖尿病人的心绞痛常不典型,甚至可无任何症状。非糖尿病人的心肌缺血缺氧时,组织产生大量的乳酸,刺激心脏的感觉神经,产生疼痛。糖尿病人由于感觉神经钝化乃至功能丧失,疼痛症状变得经微、不典型甚至完全没有。病人继续从事有害健康的工作和劳动,就容易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

  降糖护心两手抓

  糖尿病患者保护好心脏,以下四点您可一定要牢记:

  一是严格控制血糖。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正规治疗,将饮食、运动、药物、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并接受良好的医学监护,严格实施自我管理,尽量使血糖降到正常。

  二是调控血脂。必须采取低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量(包括动植物油和肉、蛋、豆等)应限制在每千克体重0.6~1.0克。

  三是稳定血压。糖尿病患者中约有1/3~1/2患高血压,两者相互影响而使病情加重。因此,对糖尿病伴有高血压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服用降压药物,并做到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生活规律、心理平衡、戒烟限酒,使血压维持在120~130/80~85毫米汞柱。

  四是降低血黏稠度。糖尿病患者如有高黏滞血症,易祸及心血管而加重病情,因此必须加强预防。饮食应清淡,以低脂低糖食物为宜,平时多吃些全谷粗粮、瓜果蔬菜、食用茵、鱼、大豆及豆制品、大蒜、生姜,常饮绿茶。坚持有氧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有利于降低血脂及血黏稠度。

    健康之初(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