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胃“瘫” 如何是好?
案例:
张先生患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经抢救虽已脱险,却从此感到进食后肚子胀鼓鼓的,打饱嗝,恶心,呕吐,呕出不消化的食物,还带有一股酸臭味,好像吃进去的东西堆在胃内下不去一样,抽血化验和胃镜检查均未发现明显的异常。医生诊断为糖尿病性胃轻瘫。
追问:何谓“糖尿病性胃轻瘫”?
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糖尿病胃肠植物神经病变常见的症状。临床表现为慢性胃炎、胃弛缓与胃潴留。典型症状为腹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体重减轻,症状通常在餐后较为严重。体检可见胃区胀满,可闻及震水音。X线检查显示胃蠕动减慢、减弱,胃扩张或弛缓,排空延迟,幽门开放等征象。胃镜检查可见胃体或胃窦部黏膜充血、水肿、糜烂。胃电图检查有胃蠕动功能减弱。糖尿病性胃轻瘫中医称为消渴病胃痞,中医辨证论治糖尿病性胃轻瘫具有明显疗效。
糖尿病病史较长的患者易患胃轻瘫
那么,糖尿病胃轻瘫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专家介绍说,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糖尿病史较长的患者,表现为食欲不振、上腹部饱胀、呕吐、恶心、胃痛、便秘等症状,同时还会伴有神经性膀胱炎等神经系统并发症以及四肢末梢疼痛、麻木等周围神经病变。
遗憾的是,目前糖尿病胃轻瘫的病因尚不特别明确,但专家认为与患糖尿病时间较长、胃肠植物神经的正常功能逐渐被损伤进而导致胃肠排空延迟有关。同时糖尿病人微血管病变、胃肠激素分泌异常、胃酸缺乏等也是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病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多数都有能吃能喝的表现,因此一出现食欲不振等症状时,多数人都会认为是胃肠道疾病造成的,而并不认为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在治疗上经常走入误区,甚至导致患者的病情恶化,所以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该充分考虑糖尿病胃轻瘫的可能,而后再对症治疗。
七种病因 “瘫”了糖友的胃
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缺乏,餐后近端胃的张力减弱,胃容受性舒张功能下降,胃窦收缩频率、振幅下降,幽门张力增高,胃窦、幽门、十二指肠运动失调,使胃排空延迟。胃电图观察到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电振幅降低和节律紊乱,发病原因尚未十分明确,可能与以下方面有关。
高血糖:高血糖可使糖尿病患者进餐后胃排空滞留相延长,尤其进固体餐的胃半排空时间明显延长。血糖从正常水平低限升至高限即可对胃排空造成影响。血糖水平升高就使胃排空速率下降。
自主神经病变:即内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长期高血糖可诱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使支配胃肠的神经受累,胃张力降低,胃蠕动减慢,而引起胃排空延迟或胃-幽门-十二指肠动力异常。主要表现为迷走神经损害,如糖尿病胃轻瘫的胃运动功能与迷走神经切除后的胃相似。
胃肠激素分泌异常:糖尿病患者一般胰升血糖素水平增高,该激素具有抑制胃蠕动,减弱胃收缩能力。高血糖又使肠抑胃肽的分泌进一步减弱使胃张力低下,胃排空延迟。胃轻瘫患者有多种胃肠激素如胃动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的分泌异常。胃肠激素以神经递质和内分泌激素的方式参与胃肠道运动的调节,它们的分泌异常可使胃的运动异常。
食道肌肉收缩异常:糖尿病患者迷走神经功能紊乱,影响食管肌肉的收缩和食管排空缓慢。
胃酸缺乏: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免疫缺陷,可引起胃酸缺乏,杀灭胃内细菌不力,易引起胃部感染、发炎,影响胃的消化功能。
微血管病变: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使胃粘膜血流量明显降低,推测胃粘膜微循环灌注不良也可能是造成胃轻瘫的原因之一。
胃细胞内因子异常:糖尿病胃细胞内因子减少,引起维生素Bl2不足,进一步致使神经功能失调,促使呕吐,以致出现营养性贫血。
糖尿病胃轻瘫的表现大点兵
腹胀,恶心,呕吐,厌食等,可伴有其他自主神经病变的征象,如泌汗异常、体位性低血压、阳痿等,血糖控制不良可能提示有胃轻瘫的存在。
糖尿病性胃轻瘫如何治疗?
原发病的治疗:血糖水平的高低与胃排空的关系十分密切。应积极使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这样可部分改善糖尿病胃轻瘫的胃排空延迟。
饮食治疗:进食以少量多餐为好,低脂饮食能减轻患者胃轻瘫的症状。应避免进食不消化蔬菜,以预防形成植物胃石。
药物治疗:使用胃动力药物必须定时,应在餐前半小时左右服药,使其血药浓度在进食时已达高峰。药物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 甲氧氯普胺(胃复安):为中枢、周围神经多巴胺受体拮抗药,有增强胃动力 多潘立酮(吗丁啉)--治疗药物和止吐的作用,能加快胃排空速度。但长期应用时易出现耐药性,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可能与受体下调和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耗竭有关。其锥体外系症状的副作用使该药长期应用受到限制;(2)多潘立酮(吗丁啉):为周围神经多巴胺受体阻滞药,副作用较少;(3)西沙必利(cisapride,Prepulside):是新一代全胃肠促动力药,直接作用于肠肌间神经丛,通过选择性地作用于肌间神经丛末梢的5-HT4 受体,促进神经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胃壁平滑肌的烟碱受体而增加胃窦收缩力,改善胃窦和十二指肠的协调性,主动增强胃动力,并可使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恢复正常。对胃酸的成分及分泌量无直接作用,但西沙必利对心脏有负极化影响而相继被许多国家禁用;(4)莫沙比利(Mosapride)是新一代胃肠动力药,为高选择性 5一HT4受体激动剂,通过激活胃肠道的胆碱能中间神经元及肌间神 经丛的5-HT4受体,使之释放乙酰胆碱,产生上消化道促动力作用。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好,而且无明显副作用,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最佳药物;4)胃动素(motilin):是由小肠上段黏膜合成分泌的多肽,由22 个氨基酸组成。静脉注射生理剂量胃动素可加速胃排空,其半衰期很短,难用于临床;(5)红霉素:为胃动素受体激动药,其所致胃动力改变并不伴有血浆胃动素峰值的出现。但红霉素长期应用易导致菌群失调。
中医巧治糖尿病性胃轻瘫
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糖尿病胃肠植物神经病变常见的症状。临床表现为慢性胃炎、胃弛缓与胃潴留。典型症状为腹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呕吐、体重减轻,症状通常在餐后较为严重。体检可见胃区胀满,可闻及震水音。x线检查显示胃蠕动减慢、减弱,胃扩张或弛缓,排空延迟,幽门开放等征象。胃镜检查可见胃体或胃窦部黏膜充血、水肿、糜烂。胃电图检查有胃蠕动功能减弱。糖尿病性胃轻瘫中医称为消渴病胃痞,中医辨证论治糖尿病性胃轻瘫具有明显疗效。
肝胃郁热主证:食物吞咽困难,胸骨后不适,口渴喜冷饮,烦躁易怒,胸中烧灼感,舌质红,苔黄糙,脉弦滑或弦数。治则:清泻肝胃。方药:玉女煎加减。
脾虚痰凝主证:吞咽困难,胃脘痞闷,纳少体倦,呕恶痰多,舌苔黏腻,脉濡缓。治则:健脾化痰。方药:四君子汤合二陈汤加减。
脾胃虚弱主证:胃脘不舒,痞塞胀满,食后膨胀,食欲减退,喜热喜按,得温则舒,四肢不暖,气短乏力,体倦懒言,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虚大无力。治则:补气健脾,升清降浊。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痰湿内阻主证:胃脘痞塞,满闷不舒,头目眩晕,胸闷不饥,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身重倦怠,或咯痰不爽,大便不爽,舌苔浊腻,脉滑。治则:祛湿化痰,顺气宽中。方药:平陈汤加减。
肝气郁滞主证:胸脘不舒,痞塞满闷,食欲不振,心烦易怒,胸胁胀满,或时作叹息,舌苔薄白,脉弦。治则:疏肝解郁,理气消滞。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另外,糖尿病性胃轻瘫也可配合针刺治疗,胃脘胀满,嗳气厌食,恶心欲吐者可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太冲,以疏调胃气和胃降逆。若脾胃虚弱,运化失职可针灸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以温中建脾,和胃止呕。
糖尿病性胃轻瘫的预防预后
预后:糖尿病胃轻瘫需要至少3 个月甚至超过1 年的长时间用胃动力药,胃复安和吗丁啉的缺点是副作用较大而难以长期坚持治疗,同样的西沙必利对胃排空的作用比胃复安强,糖尿病患者约有50%~70%伴有便秘,而西沙必利又是作用于全消化道的促动力药物【备注】具体用药参照医嘱。
预防:积极、有效地治疗糖尿病,是预防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最佳方法。
健康之初(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