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不是越低越好 糖友控糖有标准
部分糖友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对血糖的控制要求非常严格,认为血糖控制越低越好,比如空腹要求控制在5.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下。血糖血糖水平高固然是不好的,但是过分控制血糖,很容易反复出现低血糖,使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缺乏能量供应,导致器官功能损伤,甚至引起昏迷。严格控制血糖虽然有益处,但低血糖的风险也随之加大,而严重的低血糖甚至比高血糖危害更大。
不同人群的血糖控制标准
1.一般成年糖尿病患者
空腹血糖4.4~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4.4~8.0mmol/L,糖化血红蛋白小于6.5mmol/L。
2.儿童糖尿病患者
由于儿童的饮食一般不规律,也缺乏对低血糖的应对方法,过于追求血糖达标可能会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影响生长发育。因此儿童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标准可以放宽到餐前5.0~10.0mmol/L。
3.糖尿病孕妇
高血糖对孕妇及胎儿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孕妇的血糖水平一定要严格控制,睡前血糖不超过5.5mmol/L,餐后1小时不应超过7.8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应超过6.6 mmol/L。
4.老年糖尿患者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风险更大,可在没有明显低血糖先兆的情况陷入昏迷状态,低血糖甚至会导致脑卒中或心肌梗死,因此老年患者的标准也相对宽松,只要空腹血糖不超过8.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12.0mmol/L就可以了。
5.有严重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
对于有严重慢性并发症的患者,如脆性糖尿病、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晚期癌症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也适当放宽,只要空腹血糖不超过8.0mmol/L,餐后2小时不超过11.0mmol/L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