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治疗 尿毒症患者也可成为背包客
本文指导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余学清教授
尿毒症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疾病。据一项权威调查表明,我国成年人中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10.8%,即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慢性肾脏病患者。 据此,我国慢性肾衰患者总数在100万例左右,人群数量较大。目前,尿毒症治疗主要是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由于肾源极其有限,绝大部分尿毒症患者无法接受肾移植,只能选择透析治疗。
余学清:腹膜透析可让更多患者受益
目前国际上公认:与血液透析治疗相比,腹膜透析同样有效,并且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在有些国家成为肾衰治疗首选。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余学清教授表示,“优势之一是操作简单:患者可以自行在家中进行腹膜透析操作;二是时间相对自由:患者每次操作只需约30分钟,一天仅耗时1.5个小时;三是价格与血液透析相比较低,能够节省治疗费用;四是可以保护残余肾功能,延缓肾病进程;五是腹膜透析所占用的医院资源更少,不需要大型场地或购买机器,也不需要大量护士进行现场操作。因此,积极推进腹膜透析能让更多患者受益”。
目前大约只有60%到70%的患者是可以自由选择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的治疗方式,余教授也表示,“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比如血管条件不好、心脑血管功能比较差尤其是不能耐受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病人是不太适合做血液透析。而腹膜透析原则上没有绝对的不能选择,但是也有几种情况最好不选,比如以前做过腹腔手术的病人、肾脏病面积太大的病人、还有如转移性肿瘤病人不适合腹膜透析等。就目前腹膜透析制约因素而言,余教授介绍:“从目前来看,腹膜透析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是医生或者护士的专业素质以及熟练程度,目前专业的、训练有素的医生和负责培训的护士数量相对较少,腹膜透析关键是植管,因为训练的不够,所以面对的问题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