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应警惕哪些疾病
由夏入秋,闷热潮湿的天气变得干燥。此时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如感冒、咽喉炎、支气管炎等等。现在大家白天还开着空调,晚上也是开着空调睡觉,更容易让身体受凉,出现一些症状却难分清是什么问题,今天就请大家好好来区别一下。
看看得的是哪种呼吸道疾病?
感冒、中暑、急性咽喉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的症状区别有哪些
感冒
我们通常所说的感冒即普通感冒,俗称“伤风”,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成人多数为病毒尤其是鼻病毒引起,其次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以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咽痛,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天痊愈。另外一种感冒叫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感于冬春季节高发,传播快,通过空气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传播。流感常起病急,全身症状如发热,体温可达39~40℃,头痛、乏力、全身酸痛,而呼吸道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相对较轻。
中暑
人们在高温环境中劳动或工作一定时间后,可能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这个时候可能是先兆中暑,若不注意,可能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此时是轻症中暑了。再往后发展,可能出现高热(41℃以上)、皮肤干燥、无汗和意识障碍(热射病)或先有大量出汗,然后四肢肌肉、腹壁肌肉阵发性痉挛和疼痛,甚至发生阵发性腹痛(热痉挛)或先有头痛、头晕、恶心,继有口渴、胸闷、脸色苍白、冷汗淋漓,可有晕厥,并有手、足抽搐,重者出现周围循环衰竭(热衰竭)。
急性咽喉炎
多为病毒所致,其次为细菌引起。受凉、疲劳、长期受化学气体或粉尘的刺激、吸烟过度等加之人体抵抗力减弱时容易促其发病,多继发于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急性扁桃体炎。成年人以咽部症状为主,病初咽部有干痒、灼热,渐有疼痛,吞咽时加重,唾液增多,咽侧索受累则有明显的耳痛。体弱成人或小儿体弱者则全身症状显著,有发烧怕冷,头痛,食欲不振,四肢酸痛等。
人体的鼻、咽喉部为上呼吸道,这些部位的感染称为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和咽喉炎等。声门以下的呼吸道感染称为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和肺炎等。支气管炎和肺炎大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或突然出现干咳,以后咳嗽有黄或白痰,可伴有气促、发热,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可达7~10天,医生可能在患者肺部听到干啰音或湿啰音。区别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是为了了解炎症的病变部位、范围和严重程度,以便更加有针对性的治疗。
食物的选择以低脂肪、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为主,如瘦肉、家禽、鱼、奶、豆制品及蔬菜水果等。时令水果中,梨和甘蔗具有健脾、益肺、止咳、祛痰的功效。禁吃西瓜,因为西瓜过于寒凉,立秋后食用,容易诱发腹泻。
除了水嫩嫩的果蔬,还有一样干果润肺效果也很好,就是杏仁。《本草纲目》中列举了杏仁的三大功效:润肺、清积食、散滞,排在第一的就是润肺功能。每天吃10克左右的杏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预防风燥感冒。解燥润肺效果好的是甜杏仁,可以当成加餐的零食吃,也可以将10克杏仁磨成粉,加点冰糖冲着喝。中医认为冰糖具有润肺、止咳、清痰、去火的作用。如果觉得磨粉比较麻烦,可以直接买杏仁奶、杏仁露喝,或者买现成的杏仁茶粉冲喝。
但是,有食物过敏史的患者要避免摄入已明确致敏的食物,如虾、蟹、蚕蛹、牛奶等,切勿抱有侥幸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