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正常,就可不必行降脂治疗?服用他汀的患者,这些误区不能有 - 健康之初


血脂正常,就可不必行降脂治疗?服用他汀的患者,这些误区不能有

核心提示:很多高血脂患者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时只盯着他汀药物的调脂作用,血脂高了就吃药,血脂不高就停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增高。实际上,他汀药物除了具有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调脂作用之外,还具有很多非调脂作用。

提到冠心病,就避免不了提高血脂,现已证明: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致病因素,而提到冠心病,自然少不了他汀类降脂药的身影。他汀类药物不仅可以强效降脂,还可以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改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预后,可谓是高血脂、冠心病患者的首要选择。随着我国高脂血症患者逐渐增多,他汀类药物也应用越来越普遍,但依旧有一些患者在应用他汀药物时存在一些误区,需要及时更正。

误区一: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上只有调脂作用

很多高血脂患者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时只盯着他汀药物的调脂作用,血脂高了就吃药,血脂不高就停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增高。实际上,他汀药物除了具有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调脂作用之外,还具有很多非调脂作用。

斑块 (2).jpg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抗炎、抗氧化作用。在粥样硬化疾病急性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可减少氧化LDL形成,减轻炎症反应,使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降低,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

稳定斑块作用。他汀类药物可以抑制巨噬细胞的金属蛋白酶,使斑块表面的纤维帽稳定,防止纤维帽破裂。

防止血管再狭窄。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从而可防止心脏支架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

抗凝、抗血栓作用。可使纤维蛋白溶血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浓度下降,对抗血小板聚集,同时还可降低血小板和白细胞对内皮细胞的粘附性,对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

误区二: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如果血脂正常,就不必进行降脂治疗

在我们体检时,有很多时候血脂指标明明在正常范围以内,医生还是要求我们进行降脂治疗,这是为啥?其实,对于不同的人群,血脂指标也是不一样的,正常血脂检查指标并不适用于所有人。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例,健康人应保持于4.6mmolL以下,仅有高血压 的患者应于3.38mmolL以下,有冠心病或心肌梗死的患者应保持在2.6mmolL以下。因此对 正常人而言属于正常范围的血脂,对冠心病或心肌梗死患者来讲已属高值,因此,在冠心病级及级预防中,调脂治疗前应对患者先确定其有否危险因素,并进行危险分层,依危险分层进行相应调脂治疗 及达到目标。

LDL低密度脂蛋白测试.jpg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误区三:他汀类药物有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不宜长期服用

是药三分毒,他汀类药物也不例外,有一些患者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时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例如恶心呕吐、肠胃道不适、肌无力、肌痛、肝转氨酶升高、肌酸磷酸激酶升高等,很多患者因此而私自停药,这是非常危险的。众多实验表明:长期服用他汀类调脂药物可明显减少冠心病病人的死亡率,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并表明如无不良反应,应长期服用,时间越长,患者受益越大。因此,我们要时刻明白一个道理,长期服用他汀药物其获益是要远远大于风险的。只不过在刚开始服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初始服用时剂量不宜过大,后期可逐步增加剂量。

密切监测肌酸磷酸激酶,尤其服药过程中发生肌无力或肌痛时。

服药36个月后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谨遵医嘱,按时服药或换药。

误区四:降脂只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心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冠心病的主要原因,为了防治冠心病,调脂的主要目标是降低LDLC,但很多患者在降脂时只盯着LDLC,这是不对的。甘油三酯(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样对冠心病有致病作用,研究表明TG升高也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尤其同时伴有LDLC升高或HDLC降低时,危险性会更大,TG增高>5.2mmolL时,冠心病发生率可增加0.31倍,HDLC也不例外,HDLC水平降低也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HDLC水平每升、降1%,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相应降、升3%左右。因此,在降脂时,不能只盯着LDLC,还要重视降低TG及升高HDLC水平。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专业媒体!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