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头晕别怕!4个穴位按一按,快速降压、缓解头痛
高血压是困扰现代人的常见慢性病,除了按时服药、调整饮食和作息外,中医穴位按摩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降压方法。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四个降压效果显著的穴位,它们不仅能帮助降血压,还能缓解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耳鸣等症状。
天柱穴
位置:天柱穴位于后项部,斜方肌外缘、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后发际线正中旁开2横指处即为天柱穴。
降压原理:天柱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具有平肝熄风、祛风解毒、通利官窍的功效。
按摩此穴可以促进头部血液循环,缓解因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颈肩僵硬等症状,帮助稳定血压。
按摩方法:大拇指指腹按在天柱穴上,其余四指放在额头两侧,大拇指指腹斜着向下往耳垂位置画圈刮按,力度以有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3-5分钟,早晚各一次,配合深呼吸,效果更佳。
风池穴
位置:风池穴位于后颈部,枕骨下方,耳后发际两侧的凹陷处,与耳垂齐平。
双手掌心贴住耳朵,十指自然张开抱头,拇指往上推,在脖子与发际的交接线各有一凹陷,即为风池穴。
降压原理: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的重要穴位,按摩可改善脑部供血,缓解高血压引起的眩晕、头痛、耳鸣等症状,同时有助于放松颈部肌肉,降低交感神经兴奋度,从而辅助降压。
按摩方法:用双手拇指或食指指腹按压风池穴,力度适中,以有轻微酸胀感为宜。可配合画圈按摩,每次3-5分钟,每日2-3次。按摩时闭眼放松,效果更好。
内关穴
位置:内关穴位于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约三横指宽),两筋之间。
降压原理: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重要穴位,具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和胃降逆等功效,尤其擅长调节心、胸、胃相关疾病,在中医按摩和日常保健中应用非常广泛。
按摩此穴可以调节心率、改善心脏功能,缓解因高血压引起的心悸、胸闷等症状,同时有助于稳定情绪,降低血压波动。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压内关穴,力度适中,以有酸麻感为宜。每次按压3-5分钟,左右手交替进行。情绪紧张或血压升高时,可重点按摩此穴。
涌泉穴
位置:涌泉穴位于足底,约在足底前1/3与后2/3交界处。用力弯曲脚趾时,足底前部出现的凹陷处就是涌泉穴。
降压原理:涌泉穴是肾经的起始穴,可联通肾经的体内体表经脉,具有滋阴益肾、平肝熄风、醒脑开窍的作用。
中医认为高血压与“肝阳上亢”有关,按摩涌泉穴可以引火下行,平衡阴阳,从而起到降压、安神、改善睡眠的作用。
按摩方法:睡前用拇指或拳头按压涌泉穴,或用手掌搓揉脚底至发热。每次按摩5-10分钟,左右脚交替进行。配合热水泡脚,效果更佳。
如果没有特别标明按摩时间,降血压相关穴位按摩的最佳时间为上午6-10点和下午16-20点,这两个时间段正好是血压峰值。当然,任何时间按摩都是可以的。
特别提示:本文介绍的穴位按摩仅作为辅助保健方法,不能替代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必须严格遵循医嘱进行规范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