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60岁,想要长寿,务必避开3个“养生”误区,否则极易伤身!
王姨上周因脑梗入院,病情比较严重,医生告知出院后会留下后遗症,左半边身体明显不协调,需要长期做康复,但是并不能保证恢复正常。王姨退休之后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就喜欢“养生”,只要知道哪里有健康讲座,即使不给鸡蛋,她也是最早到的几人之一,电视也只看养生的节目。
地下室里堆满了各种保健品的空盒子,她看起来比较胖,听说高血压、糖尿病好多年了,但是并没有用药,经常听见她和一群老太太聊天,说起自己这一阶段又找到了什么偏方、秘方,或者又发现了什么保健品,感觉效果不错,比如以前总是头晕,自从吃了秘方之后就不晕了,或者以前感觉胸口闷,但是吃了保健品之后觉得浑身轻松。不知道是经常吃保健品的原因,还是本身比较胖的原因,她的脸色的确红润,脸色的皱纹也比别人少,看起来的确比同龄人年轻。
但是上周,她头晕的厉害,开始以为休息一会就好了,休息之前还吃了一些保健品,但是翻来覆去睡不着,晕的越来越严重,最终开始呕吐,神志也不清晰,家人急忙将她送到医院,确诊为脑梗,住院治疗。
图片来源于站酷海洛
60岁是健康的分水岭,身体会在一瞬间急速的衰老,不要过于忧心,积极应对是关键,但是一些“养生”的误区一定的避免。
1.不要误把保健品当药品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等慢性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这些慢性病目前尚无治愈的方法,自确诊之后需要长期服药,而绝大多数人因为各种原因,比如是药三分毒,长期吃药损伤肾脏,长期吃药对胃不好等多种原因,不愿意长期吃药。很多商家就打着“有病指标,无病防身”的口号向人们推销药物,但是选择保健品一定要理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逐渐减弱,膳食无法保证身体需要的营养时,可以选用一些营养膳食补充剂,为身体补充营养物质,维持身体健康。
但是绝不建议选用包治百病的神药,尤其是鼓吹吃了这些保健品可以停用药物的言论,一律不能相信,因为停用药物的后果就是疾病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反而因为乱吃保健品,而使身体得到额外的伤害。明确一点:保健品只能辅助补充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但是没有疾病治疗的作用,如果有保健品宣称能够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治疗冠心病、治疗脑梗等,其为虚假夸张的宣传。
因此在选择保健品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明确保健品是否需要服用,是否对身体有益,但是绝对不能用保健品代替药品,将该吃的药给停了,否则不仅不会长寿,反而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
2.过早在马路边上晨练
绝大多数老年人都有早醒的习惯,醒了之后无事可干,就喜欢沿着马路边或者广场边上散步或者跑步,但是这样做却并不利于身体健康。《柳叶刀》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显示沿着繁华的马路旁晨练的人群,肺功能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也会更加的严重,而在公园散步则会明显改善肺功能和动脉血管的健康程度。王陇德院士指出,清晨锻炼是“健康杀手”,容易诱发血管痉挛,引发脑中风,主要原因是空腹导致低血糖,清晨的血压也是一天最高值,锻炼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晨起后短时间内肌肉、四肢等运动器官处于松弛状态,容易扭伤、摔伤等。
图片来源于站酷海洛
专家建议:运动是很好的习惯,但是一定要选好地点和时间,最好等太阳出来之后,也就是上午9点以后,去公园等绿植覆盖率比较高的场所锻炼,不仅能够提高肺活量,降低心脑血管的发病率,而且通过晒太阳会促进钙质的吸收。
3.泡脚能养生?
很多人都听说过泡脚养生,却不知道其实并不是对所有人都适用的,热水泡脚有助于提升腿部的脚步的温度,使血管末梢扩张,增加局部血流量,因此会感觉很舒服,驱走疲劳,研究证实,泡脚的确有助于改善睡眠,但是目前尚无任何的研究证实泡脚能够调理疾病。以下3类人不建议热水泡脚:1.糖尿病患者,由于其足部的皮肤比较脆弱,神经末梢也受到影响,水温过高无法及时察觉,容易被烫伤,引发糖尿病足;2.静脉曲张患者,泡脚加速局部血流量,加重静脉负担,加重病情;3.心脏病患者,心脏病患者心功能比较弱,供血能力差,泡脚会使血流更多的流向下肢,导致心脏和大脑等器官缺血、缺氧,增加猝死的风险。
对于喜欢泡脚又不是禁忌的人群来说,是可以适当泡脚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将水温控制在40℃左右,时间控制在30分钟之内,能够产生良好的保健效果。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专业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