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降血糖,不吃药不打胰岛素的中医降糖方式,靠谱吗?药师详解 - 健康之初


针灸降血糖,不吃药不打胰岛素的中医降糖方式,靠谱吗?药师详解

核心提示:针灸降血糖,不吃药不打胰岛素的中医降糖方式,靠谱吗?药师详解

“针灸治好了我的糖尿病!我针灸2个月,血糖下降了5mol/L!”,这是一位网友在后台的留言,乍一看,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是骗子,大概是来卖针灸器械的,但王药师要告诉大家的是,很多中医典籍中确有使用针灸治疗糖尿病的记载,现在医学也深入中医针灸的降糖机制,最新发表在分子神经生物学杂志的研究也证实:中医针刺“天枢”穴确实具有降糖效果,并且揭示了相关的内在机制。

 中医 人体穴位.jpg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中医针灸

针灸和拔罐、刮痧、推拿都是我国的国粹中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先秦时期就被用于治疗疾病,针灸主要是通过针刺特定穴位,产生的刺激通过身体经络来改善其他部位的生理状态,达到保健强身致病的效果。比如针灸被广泛用于改善颈肩腰腿疼,改善失眠、功能性胃肠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顶级期刊JAMA上的研究还发现针灸可改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而针灸降血糖,对已经被西医“洗脑”多年的常人来说,不用吃降糖药不用打胰岛素,用针扎几下就能降血糖,确实有点不可思议。

 

中医针灸与糖尿病

古代没有“糖尿病”这个疾病名称,古人根据患者口渴、多饮食多消瘦、尿有甜味等表现,将其称为“消渴”,在《诸病源候论》、《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儒门事亲》等古籍中记载了消渴症患者出现痈疽、雀目或内障、聋盲及疮藓等并发证与现代医学中糖尿病的并发症对应,

虽然,后续研究发现“消渴病”与糖尿病的具体表现有所差异,但现在在一定程度上,把中医中的“消渴症”等同于现在所说的糖尿病。

使用针灸治疗消渴病最早出现在魏晋时期的古籍《针灸甲乙经》,书中记载针刺三里、意舍太冲等7个腧穴来清热泻火,改善消渴病患者症状。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也尽在乐针灸治疗消渴病的疗法,并在《针灸甲乙经》上增加了4个穴位。此后宋代的针灸著作《针灸资生经》、明代最大方书《普济方》、《针灸大成》等著名的中医典籍中皆有针灸治疗消渴症的记载。

 针灸.jpg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针灸真的可以降血糖吗?

即便中医针灸在古籍中被记载发挥降糖功效,但依然被很多学西医的人认为是一种“玄学”,不过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针灸降血糖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

发表在分子神经生物学杂志的研究发现,针灸可使糖尿病患者患者在降低人体血糖、改善糖耐量异常方面获益,潜在机制是针灸穴位可通过神经内分泌通路,调节人体自主神经、体感、靶器官放射等多种途径,来改善人体糖脂代谢紊乱,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也就是说,针灸这一国粹也不不是什么“玄学”,而是降糖的有效手段之一。

 

糖尿病进行中医针灸的注意事项,药师提醒!

相信很多糖尿病患者看到这个好消息,都跃跃欲试,但王药师提醒大家,针灸治疗糖尿病需注意以下几点。

1、并非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适合针灸治疗

《千金药方》中明确指出“凡消渴病经百日以上,不得灸刺”,意思是糖尿病病程过程的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已经合并出现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多种并发症,此时是不宜采用针灸的。这句话后来被引申为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来灵活选择,即使是初诊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血糖居高不下的话也不建议针灸,如果是患病1年以上,血糖长期控制稳定且无并发症的话,也是可以进行针灸的。

 

2、针灸时注意消毒,避免引发伤口出现严重皮肤感染

长期血糖高,糖尿病患者本身就很容易出现皮肤瘙痒、受伤后伤口愈合缓慢,因此建议针灸时尽量不要选择瘢痕灸,减少针灸对皮肤的损伤,同时要选择正规专业的中医施针,做好针具的消毒,针灸后稍作按压,防止出血感染等事件发生。

 

3、针灸的同时要加强生活方式改善

现在医生认为糖尿病可以看做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强调改善日常饮食、生活习惯、情绪以及睡眠来控制血糖,其实中医也是如此,中医也建议患者进行生活调摄、饮食有节、积极进行情志疗法、修身养性等来预防改善。因此,除了针灸治疗外,糖尿病患者一定不要忘记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善。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