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正常就没事?错!这个指标超过6.5%,一样被诊断为糖尿病! - 健康之初


血糖正常就没事?错!这个指标超过6.5%,一样被诊断为糖尿病!

核心提示:血糖正常就没事?错!这个指标超过6.5%,一样被诊断为糖尿病!

测量血糖诊断糖尿病对于大家来说是家喻户晓的常识,不管是空腹血糖还是餐后血糖,只要有一个达到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就可以被确诊为糖尿病。尤其是对于目前的糖尿病患者来说,糖友们关心的是自己的血糖情况,包括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然而过度关心这两个指标往往忽视了另外一个重要的指标:糖化血红蛋白。


微信图片_20200812094627.jpg

糖化血红蛋白是什么?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与血糖结合的血红蛋白,与血糖浓度成正比,可以反映近3个月血糖的平均水平。

糖,指的就是葡萄糖,糖化,指的是葡萄糖粘附在血红蛋白质上,一旦血糖超过一定数值,时间长了高糖就会改变蛋白质的功能从而对人体产生损伤。人体内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天左右,红细胞死亡前,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会保持相对的稳定,所以可以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新版指南已经将糖化血红蛋白纳入糖尿病诊断标准

2020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了《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进一步优化了糖尿病的诊疗策略,对进一步规范我国糖尿病的预防、诊疗、管理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020版指南首次将“糖化血红蛋白”正式纳入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中:在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实验室,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测定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也就是说,糖化血红蛋白≥6.5%也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因素

对于患有贫血的患者来说,糖化血红蛋白的数值相应的就会降低,对于这种情况糖化血红蛋白的数值就不能作为诊断依据,这时候一定要测量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此外,血红蛋白病、输血患者、终末期肾病其糖化血红蛋白数值都会受到影响。


糖化血红蛋白的管理

同样的,2020版指南新增个体化HbA1c控制目标设定的“主要影响因素”。HbA1c 控制目标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年龄较轻、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无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没有低血糖及其他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可采取更严格的HbA1c控制目标,反之则采取相对宽松的HbA1c目标。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糖控制的金标准

糖化血红蛋白的测量具有很大的价值:不同的数值代表了不同的血糖控制状况。若<4%,表示控制偏低,易出现低血糖;若数值在 6%~7%则表示血糖控制理想;而如果7%~8%表示血糖控制一般;若数值在8%~9%则表示血糖控制不理想,需加强血糖的控制,多注意饮食结构的调整及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若数值>9%则表示血糖控制差,这也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可能引发糖尿病性肾等并发症,并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专业媒体!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