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治疗脾胃虚寒,理中丸、附子理中丸、桂附理中丸该如何选?
观众朋友们好,我是健康之初中医科刘大夫,今天我们来分享几个治疗脾胃虚寒的中成药——理中丸及其衍生出的附子理中丸、归附理中丸。同为治疗脾胃虚寒的中成药,他们有什么不同,该如何选择?下面我们来详细看一下:
1、 理中丸
理中丸出自《伤寒论》,又名“人参汤”,是中医温中健脾的代表方剂,由人参(现多用党参代替人参)、干姜、甘草、白术四味药组成;具有温中祛寒、补气健脾的作用,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导致的脘腹疼痛、呕吐泄泻、纳呆食少、口泛清涎、手足不温或胸痹、心下痞满等病症。
理中丸可以用来治疗中焦虚寒、阳气不足所导致的一系列病症,比如肚子疼,喜温喜按,或者喝点热水可以缓解,或者抱个暖水袋就会舒服很多,以及进食冷饮会加重的人就可以服用理中丸。而疼痛难忍,伴有口干口渴、舌红舌苔干黄之人不能使用。呕吐清水或泛酸水,食欲差,畏食生冷食物之人可以服用;而呕吐物酸臭、气味重之人不宜使用。
2、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是在理中丸的基础上加用附子而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也载有此方。此方具有温阳祛寒、益气健脾之效,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证。
附子能够助阳散寒,因此与理中丸相比较,附子理中丸驱寒止痛的作用更强,凡是中焦虚寒,阳气不足的重证患者可选用附子理中丸。比如长期腹泻,口服理中丸效果明显但长期服用难愈者,可以服用附子理中丸;四肢厥冷(注:即手脚冰凉,冷过肘膝),口服理中丸稍有缓解者,可改用附子理中丸。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附子温中散寒的力量强,但属有毒之品,尽管经过炮制毒性减弱,仍不宜长期服用。
3、归附理中丸
桂附理中丸是在理中丸的基础上加用附子、肉桂,用炮姜代替干姜而成的方剂。其中,肉桂能够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干姜温散多于温补,炮姜温补多于温散。所以综合来说,桂附理中丸能够补肾助阳、温中健脾,用于治疗肾阳衰弱、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四肢厥冷等病症。
与理中丸相比较,桂附理中丸增强了补肾温阳祛寒之力,适用于治疗理中丸证又兼有四肢不温、肢冷怕凉、腰背寒凉、夜间尿频、腹泻清冷甚至出现五更泻者。
好了本期的视频就到这里,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或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下期视频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