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5年内一定会出现视网膜病变?看中医如何防治糖尿病并发症!
据了解,我国糖尿病人口超1.164亿。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糖尿病还可能导致失明。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成为20~64岁人群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多年糖尿病患者是否一定会出现视网膜病变?
答案是肯定的,只是时间的问题。
有些人会几年才出现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有些人是因为视物模糊去医院检查,医生怀疑是糖尿病,经过检查确诊是糖尿病。病人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所以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2015年根据中国居民营养和慢病调查发现,我国糖尿病病人有1.1亿,眼底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史五年以上的一般发病率达到25%,也就是说十年以上增加一倍,达到50%。十年至二十年能达到75%,所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病程的延长,发病率是也越来越高。
为什么容易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没有任何症状的,眼睛是一个球体,最敏锐的视觉是在眼睛的黄斑区,也就是在影响到黄斑区的时候,视力和视功能才会下降。早期如果是影响到周边视网膜,有出血、有微血管瘤、有渗出,但是没有影响中心视力,一般患者是不知道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可怕之处在于,其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一旦发现已经是比较严重的程度了。如果出现影响视力的情况,那就已经相当严重了。最令人可怕的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不可逆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有哪些?
早期:视力减退或者正常,双眼干涩,或眼前有黑影飘动,伴有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大便干燥或稀溏,舌质胖嫩有瘀斑,脉沉细无力。早期给予自拟滋阴止血汤。
中期:视物不清,目睛干涩,伴有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大便干结,舌黯红,少苔,脉细涩。
晚期:视物模糊或不见,或突然视力丧失,伴有神疲乏力,五心烦热,失眠健忘,腰膝酸软,阳痿早泄,大便时干时稀,舌淡胖少津或有瘀点,唇色紫黯,脉沉细无力。中晚期给予自拟滋养明目汤。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属于中医“视瞻昏渺”、“暴盲”、“云雾移睛”、“血灌瞳神后部”等范畴。传统医学认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证治要诀》云: “三消久之,精血既亏,或目无所见,或手足偏废”,指出了精血亏损是消渴病致盲的主要病机。现代中医根据消渴病因病机研究,结合眼部病变发生发展过程,多数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本虚为气阴两虚、阴阳俱虚,标实为瘀血阻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肝肾亏虚,目失濡养,日久耗气伤阴,阴虚虚火上扰,灼伤目络,气阴两虚,瘀阻于目,血溢络外为标,阴损及阳,致阴阳两虚,寒凝血瘀,目络阻滞,痰瘀互结,最终均伤及于目。
中医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1、气阴两虚论治
明目汤
组方: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菊花、枸杞子、丹参、石菖蒲。
清亮饮
组方:熟地黄、党参、山药、黄芪、玄参、茺蔚子、天花粉、白茅根。
治疗气阴两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患者,可以很好的改善血液状态,促进积血吸收,从而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
2、肝肾亏虚论治
明目汤
组方:以生地黄、枸杞子、决明子、山萸肉、黄芪、西洋参、丹参、地龙、蒲黄等。
能够补益肝肾、活血名目的作用。
3、阴阳两虚论治
组方为黑附子、熟地黄、白芍、蝉蜕、三七、红花、泽兰、密蒙花、炙甘草。
温补阳气、化瘀通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