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晓伟教授:从最新指南看慢性心衰的规范化诊治 - 健康之初


严晓伟教授:从最新指南看慢性心衰的规范化诊治

核心提示:近日,在中日友好医院举办的心力衰竭诊治进展研讨会上,北京协和医院严晓伟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华伟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徐明教授以及中日友好医院的郑金刚教授、李爱莉教授和任景怡教授围绕心衰药物治疗、器械治疗、基础研究和辅助检查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专题分享和学术交流。


近日,在中日友好医院举办的心力衰竭诊治进展研讨会上,北京协和医院严晓伟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华伟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徐明教授以及中日友好医院的郑金刚教授、李爱莉教授和任景怡教授围绕心衰药物治疗、器械治疗、基础研究和辅助检查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专题分享和学术交流。严晓伟教授在会上报告了“慢性心衰的规范化诊治——最新指南要点”,我们整理如下。 

生物标志物在心衰诊治中的推荐

严晓伟教授介绍,心衰患者需要完善的检查。

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的急慢性心衰诊治指南(简写为2016 ESC指南)与201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发布的心衰管理指南(2017 ACC指南)都强调脑钠肽(BNP)在心衰筛查、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2016 ESC指南提到,根据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和心电图结果,当怀疑心衰时,建议进一步检测BNP或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若BNP>35 pg/ml或NT-proBNP>125 pg/ml,需采用超声心动图确诊。

2017 ACC指南推荐,对可能发生心衰者,使用BNP进行筛查,并给予基于指南的优化药物治疗,可预防左心室功能障碍或新发心衰(Ⅱa,B);对呼吸困难者,若BNP在正常范围,有助于心衰的排除诊断,帮助鉴别心源性呼吸困难与肺源性呼吸困难(Ⅰ,A)。

另外,监测BNP或NT-proBNP水平,还有助于预测心衰患者预后。需注意的是,虽然BNP升高最常见的原因是心衰,但轻微的BNP升高,还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心房颤动(房颤)、高龄等其他因素有关,需注意鉴别。


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

对射血分数减低型心衰(HFrEF)患者,2016 ESC与2017 ACC指南均推荐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Ⅰ,A),以降低死亡率。规范的ACEI治疗方案是,当患者血压、病情稳定时,从小剂量开始,每2~4周调整剂量,逐渐上调至最大耐受量。同时需注意ACEI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肾功能恶化(肌酐上升<30%可继续用药)、血钾升高(血钾>5 mmol/L慎用,>5.5 mmol/L停用)以及低血压等。

两部指南均提到,当患者无法耐受ACEI时,可使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Ⅰ类推荐)。2016 ESC指南还补充道,经过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后仍有症状,但无法耐受醛固酮受体拮抗剂(MRA)时,可使用ARB(Ⅱb,C)。

对于HFrEF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病死率。由于β受体阻滞剂是负性肌力药物,对HFrEF患者有一定风险,因此需在病情稳定时从极低剂量开始给药,以2周甚至更长的时间间隔逐渐增加至目标剂量,并控制静息心率在55~60次/分左右。由于负性肌力药物可能会降低肾血流量、加重水钠潴留,因此还需注意监测患者体重。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引起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不良反应,但为保证疗效,在无症状与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要注意不轻易调整β受体阻滞剂的剂量。

若使用ACEI与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后,HFrEF患者依然有症状,2016 ESC指南推荐使用MRA,以降低住院风险与死亡率(Ⅰ,A)。但当血钾>5.0 mmol/L或肌酐>2.5 mg/dl时(女性>2.0 mg/dl)或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30ml/(min·1.73m2)时,不宜使用MRA。

2017 ACC指南还特别提到,对持续有症状、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Ⅱ或Ⅲ级的HFrEF患者,若ACEI或ARB可耐受,则建议替代使用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以进一步降低病死率与死亡率(Ⅰ,B)。使用ARNI需注意起始血压不低于100 mmHg,启动ARNI治疗前,需停用ACEI至少36小时,以减少血管性水肿风险(推荐级别Ⅲ)。

另外,2016 ESC指南推荐,对已接受循证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以及MRA治疗后,静息心率仍≥70次/分的HFrEF患者,可使用伊伐布雷定进一步降低心率(Ⅱa,B)。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