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凯节气]石兴凯惊蛰养生 - 健康之初


[兴凯节气]石兴凯惊蛰养生

  3月5日为二十四节气当中的惊蛰时节,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故名为惊蛰,石兴凯中医专家表示,惊蛰时节是养生保健好时节,这主要是因为惊蛰时节动物开始苏醒,植物也开始生发,气温回升,万物复苏,而人体阳气上升,正是滋养身体的好时节,那么惊蛰时节养生都有哪些方法呢?

  一、惊蛰节气养肝先行

  惊蛰节气过后,天气将逐渐变暖,石兴凯中医专家表示,此时也是养肝护肝的大好时节,肝属木与春相应,春季肝火过旺,会损伤肝脏,因此一定要注意养肝护肝,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那么惊蛰节气应该如何养肝护肝呢?

  枸杞:杞子性平味甘,功能润肺清肝、滋肾益气、生精助阳、补虚劳、强筋骨,是滋补性强壮药,为广东民间煲汤的常用药材,如《食疗本草》说它“坚筋耐老”, “补益筋骨,能益人,去虚劳”。

  鸭血:鸭血为家鸭的血液。以取鲜血为好。味咸,性寒。能养肝血、解毒。鸭血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人体不能合成的氨基酸,所含的红细胞素含量也较高,还含有微量元素铁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这些都是人体造血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同时石兴凯中医专家推荐了三个脚上的穴位:大敦、行间和太冲。通过按摩的方法,可以帮助你舒缓肝气,保持身体健康。

  1.大敦

  大敦穴是肝经的第 一个穴位,它的位置在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

  这个穴位,可以使用指甲掐按,也可以用火柴头、牙签头点按,能够起到清肝明目的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2.行间

  行间穴在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的趾缝纹的上端。

  它是肝经上的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会导致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泡等症,这表明火已经从肝经进入到心经,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3.太冲

  寻找太冲穴的方法,可以顺着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的骨头缝隙向上循按,两个骨头的交汇处,就是太冲穴。

  太冲穴堪称人体第 一大要穴。有人把“太冲穴”比作人体的出气筒,因为它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通过按揉“太冲穴”,可以把人体郁结的气最 大限度地冲出去。

  按揉方法就是仔细找到最痛的点,然后从太冲向行间方向推揉,就可以有助于将肝火基本上发泄出去了。

  此外石兴凯健康管理之“金元四家”项目,疏肝理气养生疗程,能对身体中因气机不畅、肺气阻滞、肝气郁结、肝阳上亢、肝气乱行、肺气不行,引发的一系列亚健康症状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

  二、饮食方面:

  1、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新鲜蔬菜

  惊蛰天气明显变暖,饮食应清温平淡,并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新鲜蔬菜,诸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鸭血、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等食物。

  2、多吃梨子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等。

  3、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

  饮食宜清淡,油腻的食物尽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

  三、起居方面

  惊蛰过后,气温逐渐升高,气候变暖,人们也就越来越会感到困乏,这就是俗称的“春困”。所以只有保证良好的睡眠,才能有健康和精力充沛的工作生活。

  1、在睡前半小时摒弃杂念,心情平静,有利于入睡;

  2、稍微活动一下身体,有利于身体的舒展和放松;

  3、睡前洗脸、洗脚,按摩面部和搓脚心。可推动血气运行,温补脏腑,安神宁心,消除一天的疲劳,利于入睡。

  四、运动方面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意思是说,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晚睡早起,在室外缓缓散步,有助于身体健康。

  所以,这个时节的运动,不宜太过激烈。毕竟人们是才从冬季的寒冷中舒缓过来,需要循序渐进。外出踏青、郊游、放风筝都是不错的选择。

  (免责声明:昆山鸿富通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所述内容仅代表文章原作者的个人观点。所写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信息未经证实,对该本文所写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有效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仔细核实相关内容。深度热点专栏文章投诉电话:0512-36684066)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