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月广州率先启动才艺大赛 “文化交流使者”亮相展风采
三月,当北方还处在春寒料峭之际,“花城”广州已是满眼春色,各色花朵竞相开放。在广州的一些街道,有着比百花争艳还要热闹的欢乐氛围。“中国梦 健康家 家庭药箱进万家?心系女性 北京同仁堂‘六味七星杯’第二届‘国韵风华’全国才艺大赛”来到了广州,各街道的群众艺术团纷纷登台献艺,秀本领、展风采,为观众呈现了精彩的表演。
本次大赛旨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才艺比赛为主要形式,传播中华文化、中医药文化、家庭孝心文化,宣传科学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推动中国女性及家庭健康素养的全面提升。为此,大赛分为社区推荐赛、街道赛、市级赛和总决赛四个阶段,历时10个月展开。经大众网络及微信平台投票,每个城市的街道赛将优选10支队伍进入市级赛。
作为独 家支持单位,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集团为大赛提供了各赛程的奖品,并选派中医专家参与现场活动,为广大居民家庭提供咨询义诊等服务。
“文化交流使者”羊城赛展风采
作为全国街道赛的首站,广州各参赛队伍在节目选择和内容编排上精益求精:腰鼓舞、旗袍秀、葫芦丝、太极拳、花棍舞、筷子舞等具有民族特色的节目,在选手们的认真演绎下,将我国传统文化和民间智慧的无穷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例如,岭海颐老会艺术团的模特秀《月光情》是一个颇具广府文化代表的民谣服饰秀,它表现的是一群岭南姑娘手持灯笼(扇)迎月、赏月、拜月的多姿画面。
此外,来自广州老百姓艺术团的男子群舞《好汉歌》通过豪爽优美的舞蹈,展现了中华男儿豪迈果敢的民族气慨和敢于闯荡、创新的拼搏精神。据悉,广州老百姓艺术团非常重视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曾应邀到韩、日、新、马、蒙等多个国家演出并进行民间互访活动,被誉为“文化交流使者”。
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国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推动。广州站节目高质量的展演,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精神基因的表达,它体现在一个个优秀的节目上,更体现在每一位尽心尽力的选手身上。
“中医体质测试”呵护您的健康
为了给更多群众传递科学、实用的家庭养生知识,第二届大赛全新推出了“中医体质测试”平台。通过一系列问答测试,系统会得出测试者的体质类型,并从起居饮食、运动及心理建议等方面提供量身定制的健康解决方案。例如,对于以湿热体质为主的广州居民来说,系统建议:调养需以健脾为基础,食以清淡为主,可多食赤小豆、绿豆、芹菜、黄瓜、藕等甘寒、甘平的食物。推荐药膳:泥鳅炖豆腐、绿豆莲藕等。居家宜干燥,应注意养阴除湿,规律作息、室内要通风。解决方案既详实贴心,又通俗易懂,体验效果不错。
此外,“中医体质测试”平台还可实现大众自诊问药服务,将“健康小助手”送达每个人的身边。大家可通过搜索“心系健康家庭秀”来进行测试。
北京同仁堂羊城送关爱
作为此次大赛的独 家支持单位,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集团致力于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文化,大力支持“中国梦 健康家 家庭药箱进万家”项目,为普及中医药文化、传播家庭养生知识做出了积极努力。
在广州赛各现场,同仁堂志愿者更是为广大居民朋友办理便民卡,为现场观众提供赠饮等互动便民服务。同仁堂负责人介绍,能够把健康知识和理念带给大家,提醒人们合理安全用药,为创建健康家庭做贡献,是同仁堂所有员工的真诚心愿。
春季补血送阿胶 养护滋补成时尚
春季是补血的最 佳时机,它可以使身体保持气血通畅。在比赛现场的专家义诊区,注重养生的广州市民问的最多的话题便是春季养生该如何补血?专家这样介绍:补益气血,女性可以选用阿胶。阿胶因其补血、滋阴、润燥的功效,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滋阴补血的上等良药,且可药可食、药食同用,久服有益。阿胶还适用于月经不调,经血过多,行经血虚等症。不过,食用阿胶并不像我们理解的那样简单。只有正确食用阿胶,才能有良好的作用。
经期别吃阿胶: 阿胶的补血功效虽然非常好,但月经期间服用,会产生月经的波动,如月经量减少、月经排不干净等情况。这是因为阿胶除有补血作用亦有止血作用,所以女性在月经初期勿食阿胶。
阿胶不是越陈越好: 新出产的阿胶,的确以适当存放后使用为好,因为在原料处理过程中,可能会残留极少量三甲胺等小分子含氮物质。这些未跑尽的物质,在服用时容易导致人体产生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甚至血压不稳等症状;但新鲜阿胶在阴凉干燥处存放一年半载就可以了,存放过于长久会导致阿胶中的胶原蛋白脆化变性,所以建议不超过5年。
阿胶并非女性专利: 历史上许多文献记载,阿胶是男性进补的药物。三国时期《名医别录》中就强调,阿胶可以治疗男性虚劳羸瘦;《本草纲目》中也记载,阿胶可治男人骨节疼痛。另外,男性在生活中也要养血调阴,而阿胶恰有滋阴、润肺等作用。
进补需防消化不良: 阿胶性滋腻,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症状。脾胃为后天之本,如果脾胃功能受阻,再好的药物也无法消受。服用阿胶,脾胃功能不足者,最 好配以调理脾胃的药,这样能促进阿胶的消化吸收,效果自然倍增。
(本文为商业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疑问请致电:0512-85889237 纠错电话:181200513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