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催化成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新方法 同净科技引领空气技术发展
近年来,以“雾霾”为首要代表的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峻。为了躲避肉眼几不可见的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等,人们能够选择的方式并不多。非要暴露在雾霾中,那就戴口罩;非必要时就躲在室内,关闭门窗,甚至打开空气净化器,人们在室内的时间明显大幅增加。只是,待在室内就能确保不受污染侵害吗?非也!
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时期来临
国家室内空气检测部门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新装修居室90%以上有害气体严重超标。而室内空气污染加剧,导致我国每年有210万儿童死于呼吸道感染,其中100多万5岁以下儿童的死因与装修污染有关。有专家表示,在经历了“煤烟型污染”和“化学污染”后,人类正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时期。
随着空气污染不断加剧,人们与之抗衡的模式也在不断转变:从抱怨、逃离到主动采取措施,与空气污染的抵抗战持续打响。但到目前为止,各种方式都收效甚微,即使是被视为空气净化主要途径的空气净化器,也因为其技术原理的限制,在消除室内污染方面表现平平。再加上价格高昂,需要经常更换滤芯的不便也让其改善空气质量的功效大打折扣。那么有什么技术可以解决这一困境呢?在2016年召开的首届世界工业设计大会中使用的空气净化技术受到业界普遍关注。
2016年首届世界工业设计大会采用了同净科技提供的空气净化产品与服务。其产品自11月21号入场至12月1号离场,共计十天治理时间。治理范围共计约15000立方米。目标治理空间的甲醛值从0.2 mg/m3降至0.02 mg/m3以下(0.1 mg/m3为国家安全标准),室内装修的刺激味道经治理后无味无感,所承接的异味严重、甲醛超标的场景最终全部达到治理标准。而同净科技空气净化产品和服务采用的正是此前被普遍看好的光催化技术。
光催化技术成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新方法
光催化技术是人类所发现的唯 一的光合作用逆反应。由于二氧化钛(TiO2)光催化材料被光激发后产生的空穴和电子具有强氧化还原性(120 KJ/mol),能将几乎所有的有机物矿化分解直至二氧化碳,加之其反应条件十分温和,不需要任何化学辅助即可将有机物安全地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所以被称为“当今世界最理想的净化技术”。基于这种原理,光催化技术能够在环境治理、抗菌杀菌等领域发挥重大作用,和传统的室内污染治理技术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虽然业内对光催化技术普遍看好,但要想大面积普及仍然有需要突破的应用瓶颈。一方面,纳米粒子本身尺寸非常小,需要寻找合适的载体。另一方面,光催化材料不仅能够分解有机物,还会腐蚀有机载体。因此,光催化技术应用所面临的的最 大问题在于科学家始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载体”来放置光催化剂。
而同净科技做的正是突破光催化技术的应用瓶颈,让光催化技术得以大面积推广。同净科技的光催化纳米材料研究室试验发现,纤维等有机柔性载体是最 佳解决方案。同时,为了解决对有机载体的腐蚀问题,同净科技经过自主研发,设计了“笼中鸟”核壳结构,以非直接接触法将纳米光催化剂负载于有机载体上,保持高活性的同时避免有机载体被光腐蚀。通过这一技术成功突破了多年来光催化剂推广应用的瓶颈,经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GN.01鉴定,此技术为国内外首创。
此外,同净科技采用动态柔韧的三维形态有机物作为载体,提出“体催化”的概念还将整体催化能力提高了10万倍,且巧妙地解决了纳米光催化剂的回收问题,让光催化技术拥有了更为广阔的使用场景。
业内人士表示,光催化技术早在1972年就被发现并被业界看好,但因其存在应用瓶颈而无法实现大面积推广使用。因此,同净科技对光催化技术应用瓶颈的突破,不为光催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更是带动了整个空气治理行业的突破性进展,其意义可谓十分重大。
(本文为商业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疑问请致电:0512-85889237 纠错电话:181200513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