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膜性肾病的诊疗进展——抗PLA2R抗体的临床诊疗路径
概述
从2009年抗PLA2R抗体的首次报道,到2014年KDIGO对膜性肾病(MN)的重新分类定义【原发性膜性肾病分为“表达抗磷脂酶A2 受体(PLA2R) 抗体和病因不明的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两类】,短短5年时间,抗PLA2R抗体已经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公认的pMN标志性抗体。它不仅能帮助鉴别原发性MN(pMN)、继发性MN(sMN);而且根据其滴度随病程变化而改变的生物学特性,抗体的定量、定期监测还有利于疾病制定治疗方案、活动性评估、疗效监测、病情预测等临床应用。
抗PLA2R抗体的临床诊疗路径
2013年, “NATURE REVIEW NEPHROLOGY”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原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的综述,文中结合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及临床应用经验,首次推荐了抗PLA2R抗体的临床诊疗路径,该路径指出:
1、临床诊断为MN的患者,应进行抗PLA2R抗体的检测,阳性提示为pMN,阴性提示为sMN;如为sMN应排查原发疾病;
2、如患者表达低滴度的抗PLA2R抗体,根据2012年KDIGO指南给予支持性治疗,后续监测蛋白尿;如蛋白尿水平下降则可减少药物剂量或取消支持性用药;如病情进一步进展,可启动免疫抑制治疗;
3、如患者表达高滴度的抗PLA2R抗体,需进行免疫抑制治疗,每月监测抗体滴度;抗体消失则停止治疗;如后续复发蛋白尿,需要再次检测抗PLA2R抗体判断是否为活动期或其他原因导致;
4、目前对抗体低、高滴度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监测抗体滴度持续升高,提示疾病的自发缓解可能性越低,病情越严重。
详见如下图。
文献来源:Hofstra, J. M. et al. Nat. Rev. Nephrol. 9, 443-458 (2013)
如何检测抗PLA2R抗体
欧蒙公司的抗PLA2R抗体检测试剂采用独 家专利技术,是全球唯 一的血清学诊断试剂盒。根据不同诊疗需求,为临床提供两种方法学试剂。
间接免疫荧光法(IIFT)使用转染细胞(重组人PLA2R受体蛋白)和未转染细胞作为标准基质,实现高灵敏度及特异性的检测性能。酶联免疫法(ELISA)的微孔内包被重组人PLA2R受体蛋白,可定量检测血清或血浆中的抗PLA2R抗体。
IIFT由于方法学特性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建议临床首诊病人使用IIFT进行筛查,确保抗体检出率,ELISA试剂用于阳性样本的定量分析。
“关爱肾脏健康·重视疾病防治”——膜性肾病义诊活动正在进行中
疾病咨询
河北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
山西省人民医院肾内科护士站
活动咨询
欧蒙热线:或联系欧蒙当地工作人员
(本文为商业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疑问请致电:0512-85889237 纠错电话:181200513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