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缓专访 | 侯明奎: 和缓名医就像医生的GPS - 健康之初


和缓专访 | 侯明奎: 和缓名医就像医生的GPS

  专访系列 人物介绍

  侯明奎,邹城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1982年7月毕业于济宁医学院。对各型肝炎的治疗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于2007年8月以山东代表身份参加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亚太区传染病会议并宣读论文《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体会》,获得予会者的好评。先后在国 家级及省级发表论文十余篇,荣获济宁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全市手足口病防治先进个人”,邹城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多项。

  那一年,邹城普降大雪,积雪厚度深达30cm。邹城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侯明奎主任与几名医护人员拖拉着一个病床,在风雪中艰难前行。这是一位突发高烧昏迷的患者,急需进一步检查确诊。几位医护人员,顶风冒雪转运患者,已经五十多岁的侯明奎主任首当其冲,冲锋在前。有人拍下了这感人的一幕,那张照片也成为了当时让人口口相传的的话题,侯明奎说,“其实没什么特别的,医者仁心,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患者。”如今时代变迁,互联网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医疗行业。那在这位仁心医者的眼中,“互联网+”是什么样子,是否真正造福了患者?

  医生的GPS

  侯明奎:

  互联网对于基层医生的作用,做个类比,就像GPS之于汽车。没有GPS之前,开车只敢在自家门口转悠,现在有了GPS就能到处走,不怕迷路了。和缓名医平台就像司机拥有的GPS ,不熟悉的路有GPS做导航,在临床上跨专业的病例,有和缓名医进行指导,便有了治疗的思路和方向。

  何为方向?之前不敢收治病情复杂的病人,现在有平台就敢了。在基层我们诊疗的疾病,很大一部分是复杂的,患者往往不是一个症状一种疾病,很多是有并发症,这并非一个学科、一个科室能够独立解决,需要跨专业、跨学科的诊疗协作。曾经我们治疗过一个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需要感染科、泌尿科联合诊疗,当时也是苦于找不到泌尿科专家来指导。这种缺乏多专业、多学科专家帮助的情况在基层医院时有发生,找到专家就很困难,更不要说是交流了。

  和缓名医平台上就很好的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平台上各科专家都有,影像、病理这样的医技科室都有涵盖。实际工作中,“临床+影像+病理”这样的人才全国都少见,平台弥补了临床医生的短板,有不懂的、不明白的都可以去问。

  依靠和缓名医平台,对科室业务发展布局也有益处,能带动整个科室成长。科室是一个团队,评判其能力不能单论一个人,如果这个人不工作,那么整个科室都要停摆。作为科主任的成功,就是不论在与不在,科室的业务都能正常运作,就像一个球队,板凳深度决定球队实力,整个科室的实力也要论及到每一个人。现在有“互联网+”这个接触外部世界的窗口,通过会诊与全国知名专家沟通交流。在交流中也能感受到我们与全国知名教授的差距,很多专家对新技术的理解,对专业知识的追求,也在鼓励着我们,不得不感叹,比你优秀的人还在不停努力。以前,想要学习受到的限制比较多,现在有了和缓名医这个提供学习资源的平台,我们要珍惜且要用好。

  看病不再难

  侯明奎:

  我们知道患者到北京、上海就医,挂不上号,找不到专家,很难看上病。有一次,遇到过一个结核病患者,之前是去北京解放军医院就医,夫妻两个人去的北京,熬夜排队、挂号,之后拿着诊断报告还有治疗方案回到了邹城,两个人花费了好几千元。后来我在和缓名医平台上一看,那位专家很早就入驻了,其实这位患者出远门看病的效果和在基层就诊,通过和缓名医咨询那位专家的效果是一样的。

  以前大家总有这样的想法,觉得基层医院没有大医院好,实际上现在基层医院硬件条件很棒,采购的CT、B超,都是全国领先的产品,常规的检查都能做,就像这个患者在北京做的检查,在我们医院都可以完成。那为什么不在这看,非要跑到北京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百姓不完全相信基层的诊疗水平,但是,现在有了互联网,能够得到专家的帮助,他会传授给我们诊疗经验,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成长很快,相信至此发展,随着我们诊疗能力的逐步提高,百姓不信任基层医院的这种情况也会有所改善,从而真正实现看病不再难的愿景。

  总之,基层的医生和患者需要全国的高精尖名医为我们进行指导和帮助,全国的名医也希望通过我们的筛选更有 效率的解决复杂疑难病例,三方需要,患者获益最 大。

  编者按

  北京市昨天宣布,从4月8日起,全面实施《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方案将会推进一系列医改政策的执行,促进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落地。构建移动远程会诊平台,在医改攻坚战中也扮演了一定的角色,就像侯明奎主任所说,“这是一个三方需要,患者获益最 大的平台。”通过移动远程会诊,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合理的诊疗,让医生在治病救人的同时得到尊重和成长,这是和缓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本文为商业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疑问请致电:0512-85889237 纠错电话:18120051373)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