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卫生能力建设首届全国峰会 平安万家医疗论道认证标准 - 健康之初


基层卫生能力建设首届全国峰会 平安万家医疗论道认证标准

  【2017年3月29日】今年“两会”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基层医疗成为医改板块的“高亮区”。报告提出,“分级诊疗试点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大到85%以上的地市”,“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方便群众就近就医”。

  基层医疗迎来能力建设时代

  基层医疗经历了医改前期的硬件、信息系统的集中财政投入期,正由过去的以硬件为重点,转向以软条件改善为主;从单体医疗机构的软硬件提升为主,到体系化发展,以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力,构建多样的医联体服务体系为核心。

  3月28日至3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司、规划信息司应时在贵州省贵阳市举办“首届基层卫生信息化与能力建设高峰论坛”。

  高峰论坛由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健康医疗大数据基层应用专委会、贵州省卫生计生委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基层卫生分会、贵州省医学会承办,汇聚国家卫计委基层卫生司领导、各省及地市卫计委基层卫生负责人、基层医疗机构负责人及医生、专家学者、医疗信息化领先企业等基层医疗的政、产、学、研等人员。

  依托信息化手段,以基层医疗的能力建设为核心,高峰论坛围绕互联网+与基层卫生改革与发展、家庭医生签约与分级诊疗、智慧医疗、互联网+慢病管理、绩效考核体系与支付方式改革等5个议题开展巅峰对话。与会官员、专家学者、医生及产业界人士一致认为,基层医疗已进入以内生能力建设为主的时代,既要立足于内涵发展,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也要积极依托外部的医疗信息化等企业,利用互联网医疗等革命力量,加速能力建设,提升分级诊疗及家庭医生签约的服务水平。

  近年,云诊所信息系统、互联网医院、诊所认证标准等基层医疗新兴事物,逐渐成为基层医疗,尤其是民营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

  以认证标准牵引能力建设  平安万家医疗论道基层医疗

  医院等级评审是政府分层监管,患者辨识医院服务能力,医疗机构服务定价和提升业务能力的基础。而基层医疗领域缺乏类似医院领域的评审标准和机制,政府遴选定点医疗机构困难,民众对基层医疗机构信心不足,基层医疗机构缺乏持续提升的路线图。

  在基层医疗发展的历史机遇下,平安集团提出聚焦“大资产管理”和“大医疗健康”的发展战略,围绕“医食住行玩”,打造国际领先的个人金融生活服务提供商,建立了平安健康险、平安好医生、平安万家医疗、平安医疗健康等医疗健康服务集群。

  其中,平安万家医疗聚焦整合基层医疗服务资源,以“标准+平台”为基础,向诊所全方位赋能。3月29日会上,平安万家医疗董事长兼CEO范少飞以“基层医疗机构标准认证探索与实践”为主题,畅谈万家标准体系与基层医疗的聚合发展。他表示,万家标准体系以认证标准为核心,包含质量管理标准、日常质控标准、运营服务标准以及常见病诊疗规范,实现了云诊所信息系统与标准体系的有机融合,平台包含万家学院、集采平台、诊疗知识库等多元模块,让业务发展和服务能力建设融于日常业务流程中。

  国家卫计委基层卫生司副司长高光明、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基层卫生分会主任委员刘克玲肯定了平安万家医疗认证标准,并多次给予指导,同时也对万家标准实践探索中面临的挑战给予关注,对万家专业标准与认证工作的本土化实践试点、对通用与专科标准的继续开发表示支持与鼓励。在基层卫生能力建设时代,平安万家医疗以强“赋能”计划不断助推、加码。

  关于平安万家医疗

  平安万家医疗顺应国家医改分级诊疗、社会办医、医生多点执业、医保控费走势,集合平安集团深厚的保险和健康产业体系优势,对接打通政府医保和商业保险,打造平安大医疗健康板块及管理式医疗服务的线下入口。通过整合全国基础医疗机构,建设医疗开放平台和诊所认证标准体系,构建中国连锁健康服务第 一平台,让每一个中国家庭健康有托付,看病不再难。

  (本文为商业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疑问请致电:0512-85889237 纠错电话:18120051373)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