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代表揭秘药价高:药店营业员每月提成四五千 - 健康之初


医药代表揭秘药价高:药店营业员每月提成四五千

核心提示:他们为生计每天四处奔波,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建立关系网上,他们被定义为生存在“灰色地带”的人群,他们遵循着“能力再强不如关系强”的行业准则,红包、回扣是他们必不可少的敲门砖,他们自诩“架起了药企与市民之间的桥梁”,他们便是群体庞大的医药代表。9月4日是医药代表张鑫工作最具代表性的一天。本报记者记录了他一天的工作情况,透过这些,可窥见药价虚高的内幕。

  记录一位医药代表典型的一天

  医药代表揭秘药价为何虚高

  “营业员强烈推荐的药,拿的好处肯定多”

  他们为生计每天四处奔波,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建立关系网上,他们被定义为生存在“灰色地带”的人群,他们遵循着“能力再强不如关系强”的行业准则,红包、回扣是他们必不可少的敲门砖,他们自诩“架起了药企与市民之间的桥梁”,他们便是群体庞大的医药代表。9月4日是医药代表张鑫工作最具代表性的一天。本报记者记录了他一天的工作情况,透过这些,可窥见药价虚高的内幕。

  7:00 结货款

  不给红包想结货款不容易

  张鑫起床后洗了把脸,匆匆出门。一家规模较大的连锁药房答应当天结款,这对张鑫来说是最重要的事。之前,对方以各种理由拖延,甚至前一年的部分款项到现在还没有结清,而张鑫对此早已司空见惯。

  张鑫提前1个多小时来到该连锁药房位于春柳的结算处,办公室内早已人满为患,外面的走廊里也排了十多米长的队伍。“没办法,上百家医药公司的代表都来结账,一旦错过了,不知道又要等到啥时候。”排队时,等待的人私下互相打听能结多少,还差多少,每个人都在抱怨药房结款不及时,“再这样下去,资金链就会出问题”。

  张鑫并没有排队,而是径直走进了办公室,通过药房内部的李姐,他提前一天已经拿到了结算编号。张鑫找到李姐后,偷偷将一个装有500元钱的信封塞给对方,“小张,你这是干什么?”对方一边客气一边顺手将信封揣进兜里。

  “没有办法,这样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以前由于张鑫不认识内部人,结款过程中,经常在一些无关痛痒的环节被卡,最终导致无法顺利结款。后来在朋友的引荐下,张鑫认识了李姐,自从有了李姐的关照,结款从此一路绿灯。

  9:00 拿支票

  汇票兑现日期竟是明年年初

  尽管提前拿到了结算编号,张鑫还是等了1个多小时。拿到支票的一瞬间,张鑫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可当他仔细看完之后,气愤之极的张鑫骂了一句粗话——原来拿到手的是一张承兑汇票,兑现日期竟是明年年初。

  张鑫在前一天已从李姐口中得知,此次他能结出几万元钱。虽然和对方拖欠的款额相差很多,可至少够解燃眉之急。由于多家经销商拖欠货款,张鑫已经几个月没有及时向上级公司回款了,公司对他颇为不满。“本以为能拿到现金撑过这一阵子,要是再这样下去,公司可能不再给发货,那就全完了。”

  “就是借钱也要撑下去,不然怎么办?”张鑫临走时强压怒火,面带笑容地同李姐说了些感谢的话。

  11:30 工作餐

  为拉关系每月工作餐花掉2000元

  回到车上,张鑫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后,拨通电话:“孙姐,地点已经选好了,就在人民路附近,离你们单位不远。”“不是和你客气,就是工作餐,反正你中午也得吃饭。”孙姐是另一家连锁药房的采购经理,也是张鑫通过朋友认识的。“做我们这一行,对经销商各方面的人都不能怠慢,尤其是那些手中有些权力的人。如果打点不好,要么结款超时,要么送货就要受阻。”

  就餐时双方交谈甚欢。见吃得差不多了,张鑫随口说:“孙姐,才来的这批药批号不太统一,还得麻烦你帮忙打声招呼。”“没事,又不是啥大问题,到时我和他们说一声。”

  目前,很多医药经销商为图省事,要求医药代表送货时要做到批号统一。张鑫的货物此前没少因为这个问题被拒收,直到他与孙姐成了朋友,“其实批号不统一并不是啥大不了的问题,就是入库时登记麻烦一些。”

  饭后,孙姐对张鑫说:“小张啊,又让你破费了,对了,下周二我儿子过生日,你能不能帮忙出趟车。”“没问题。”张鑫一口应承下来。接下来,张鑫考虑的是“送500元的红包差不多吧”。

  类似的“工作餐”张鑫几乎每个月都要吃上十几次。仅此一项,每个月要花掉2000元左右。张鑫坦言,当前的环境下医药行业普遍遵循着“能力再强不如关系强”的准则。

  刚入行时,张鑫以为只要自己肯下力气能吃苦,就一定能行,可他慢慢发现“死干不如巧干”,“因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对方都可能卡你,不收货、不付款的情况时有发生。其实很多问题特别容易解决,但如果不认识人,对方卡你,你还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可以这么说,医药行业不靠关系寸步难行。”随后,张鑫开始处心积虑搭建属于自己的关系网,送红包、陪吃“工作餐”……经过两年的苦心经营,如今他已经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问题。

  13:00 付提成

  药店营业员卖药都会得到提成

  下午,张鑫来到西岗区八一路的一家商业银行,他从兜里掏出几张印有人名、店名以及银行卡号的纸,每个人名的后面都附有上个月的药品销售数量以及应付费用。

  每月初,张鑫都要给药店的销售人员结算上一个月的“提成费”,行内称之为“兑费用”。即每家药店的营业员每卖出1盒产品,都会得到一笔提成,提成的具体数目视药品种类、利润而定。

  “目前市面上功效相同的药品种类少的有几种,多的甚至超过一百种。而市民购买药品时主要是靠药店销售人员推销,如果不给好处,谁会卖力为你推销?其实药店营业员一个月的工资没有多少钱,全靠‘提成费’,有些营业员每月的‘提成费”能比工资多出好几倍。”张鑫说,“一般情况下,药店营业员强烈推荐的药,拿的好处肯定多。”

  两个小时后,“提成费”全部打完,尽管花出去几千元,可张鑫的心情却不错,“这笔费用不能省,花得越多说明你的药卖得越好,如果每个月都能像现在这样,我就能换台新车了。”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