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新闻:问题猪肉7小时进入上海13个市场 - 健康之初


黑新闻:问题猪肉7小时进入上海13个市场

核心提示:自2006年9月初开始,上海市发生多起因食用猪内脏、猪肉导致的疑似瘦肉精食物中毒事故。这批来自浙江海盐县瘦肉精超标猪肉和内脏共导致上海9个区336人次中毒。

  近日,通过在浙江嘉兴和上海两地的实地调查,依照每日基本固定的时间流程,初步还原了这些“问题猪肉”在7小时内进入上海市场的详细流程。

  嘉兴:“问题肉”出自李春林的屠宰场

  9月12日上午,浙江嘉兴南湖区新丰镇的一养殖户和嘉善县姚庄镇的一养殖户准备将各自一批生猪出售。经两名收猪中间商的介绍,两名养殖户都决定将生猪送至附近的海盐县牲畜屠宰加工厂进行屠宰。这家屠宰场正是由李春林承包,但李春林本人并不认识两位养殖户。

  “12日,我们站点就收到了新丰镇该农户的报检。”南湖区生猪签证站的工作人员费超群说,农户在准备卖猪前第一步就是要自己申报,签证站立刻派出两名村级协管员前往农户家中,对申报的那批猪进行速测尿检。“两名协管员看过,当天确认是呈阴性,在国家规定的0.5纳克范围之内,然后开具质量保证书,并在检测过的生猪上打上标记。”

  当天为这批猪开检疫证明的就是费超群。“我们凭质量保证书和猪身上的标记,开具检疫证明后,才能进入屠宰环节。”费超群说,屠宰场还要对屠宰前的生猪做最后一道尿检,查瘦肉精含量是否超标。

  据嘉兴市农业经济局畜牧局副局长张娟敏介绍,由于瘦肉精抽检的成本较高,一般大规模的屠宰场能做到批检。而海盐县牲畜屠宰加工厂是个规模不大的私人承包经营的屠宰场,目前只做到了抽检。

  据李春林交代,12日晚在海盐县屠宰场共屠宰了274头猪。

  上海:7小时内问题猪肉进入上海13个市场

  根据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供的信息,12日晚11时左右,从李春林经营的海盐屠宰场内有189头被屠宰好的猪,通过上海市指定的畜禽运输道口金卫道口进入上海,在提供了完备的“两证一单”即出县境动物产品检疫合格单、非疫区证明、车辆消毒证明”后,被准予进入上海。

  经过约1个多小时的运输,189头猪在13日凌晨被运至到达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到达肉类批发区后,市场管理人员开始同样检验上述的“两证一单”。验单完毕之后,市场管理人员开始将被切成两瓣的整猪,一一倒挂上带有芯片的钩子,准备进场。进场时,市场管理人员再次确认猪肉上的检疫章,并进行感观复检。但是由于猪肉是否含有瘦肉精,很难通过外观判定,李春林的猪自然顺利入场。

  凌晨3时,3000头左右的“鲜白条”(新鲜猪肉)整齐地倒挂在肉类批发市场内。此时,来自各个菜市场的二级零售商(小贩)早已各自开始看货,看中猪肉后,可以通过市场IC卡结算中心结算。市场电脑系统核对一级批发商和二级零售商的身份后,将进货时的“两证一单”,转换成市场的出货单:包括市场提供的检疫合格证明,以及上海市批发市场交易确认单。这将是零售市场的入场凭证。

  凌晨约4时左右,当天购买了李春林189头猪的大批的二级零售商,满载着猪肉奔向浦东地区的13个菜场。

  清晨6时,各个菜场在检验了猪肉检疫合格证明后,准许这批猪肉进入零售市场。

  如何分辨食用过瘦肉精的猪肉

  养殖户张全说,食用了瘦肉精后的生猪,吃完就立刻大睡,睡觉时大腿还会抽筋,因为药物作用静脉曲张。而生猪平时目光呆滞,行走时还会像喝醉了酒一样,踉踉跄跄。最明显的就是可以看猪的屁股,正常的猪屁股是尖的,超标猪的屁股是圆的。

  此外,养殖户和销售商还说,即使已经屠宰后的猪肉,也是可以用肉眼进行分辨的。如果薄薄一层皮,下面就是厚厚一层瘦肉,色泽相对鲜红的,这样的肉一定有问题。而正常的猪肉可能色泽上比较黯淡,而且一定有皮、肥肉和瘦肉多层组成。

  如果已经买回家的肉,张全还教了一个土办法来辨别,在烧煮肉的时候,放少量黄酒,含瘦肉精的猪肉会出来很多水分,吃上去虽然嫩,但是没有香味和鲜味。正常的肉放入黄酒后,烧出来没有什么水分。

  上海部分问题猪肉来路和去向不明

  前晚10时许,上海浦东警方结束了在浙江嘉兴对“瘦肉精事件”的首次调查,带着一级批发商李春林和嘉兴南湖区新丰镇的一养殖户返回上海继续调查。而嘉善姚庄的另一养殖户却在当晚不知去向。上海东方早报记者走访两地实地调查了解到了问题猪肉流入上海的整个流程,并发现有部分猪肉来路和去向不明,有关部门称目前仍在积极排查问题猪肉的真正根源。

  24头猪来历还说不清

  据李春林交代,今年9月12日晚在海盐县屠宰场共屠宰了274头猪,这些猪都是通过两个中间介绍商采购得来。两名中间介绍商分别称,嘉善县姚庄镇一养殖户供应了130头生猪,南湖区新丰镇一养殖户供应了144头。但在各方前往调查时,南湖区的养殖户则坚持自己只提供了120头。相差的24头究竟从何而来,需要进一步核查。

  9月12日晚,从海盐屠宰场出来的一批猪肉被运至上海市指定的畜禽运输道口———金卫道口,在提供了完备的出县境动物产品检疫合格单、非疫区证明、车辆消毒证明后,被准予进入上海。(#分页#)

  21头猪在市场“消失”

  经过约一个多小时的运输,13日凌晨进入上海地区的一级批发商———上海市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的猪,在清点之后的总数是189头,而上农市场收到的检验检疫证明则总共有210头。这意味着其中有21头猪在市场上“销声匿迹”了。

  根据工作人员事后的回忆,李春林和帮助其分销的妻子(市场批发商号分别为9009号和9055号),共提供了3张动物合格检验单,数量分别为65、65、80总计210头。但在进场时,实际计数只有189头。相差的21头猪差额,流向无法核查。

  上农批发市场肉类批发部工作人员告诉上海东方早报记者,部分供货商可能在将猪屠宰之后,在屠宰场或运输过程中,将部分猪肉提供给自己的客户,“这部分猪肉流向就很难查明了。但是在上海市场,提供的检疫单‘只多不少’,他提供了多于189头的检疫单,这是可以的。”

  猪肉流向需进一步追查

  昨天,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猪的流向还需要进一步追查。有可能在前往上海途中经由批发商销售出去,也可能在上海市场上由流动摊点销售出去。食药监部门明确表示,将积极追查这些不明去向猪肉的下落,追究相关人的责任。而此次被波及的上海市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已采取对每一批进入市场的猪肉都抽检的方式严控问题猪肉流入。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称,“这次引发食物中毒的猪肉有产地颁发的检疫证明和道口检查章,却在终端市场发生了 安全事故,暴露出一定的监管漏洞。针对这一问题,本市近期将出台强制性规范,要求各终端销售市场对外地供沪的生猪肉实行再次‘瘦肉精’抽检,避免‘漏网之鱼’。”

  275%的利润率让添加瘦肉精成潜规则

  “这太猖狂了!”在听说上海有300多人因为吃了“问题猪肉”中毒后,浙江嘉兴地区一位有着近十年养猪经验的农户张全(化名)非常吃惊。上海东方早报记者多方采访发现,添加瘦肉精已成养猪潜规则,但在出售前,会停用瘦肉精一段时间。张全分析,能让人吃了猪肉中毒的,瘦肉精含量肯定很高,养殖户没有停用瘦肉精足够时间,导致猪肉瘦肉精超标。

  张全说,据他了解,嘉兴地区的猪60%供应上海市场,少量在本地,其余则销往江苏邻近城市。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