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易致X线变形 - 健康之初


强直性脊柱炎易致X线变形

核心提示:线检查对于诊断强直性脊拄炎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有时在病后数月内即可见X线改变。早期就可见到骶髂关节X线改变者几乎达到100%。

  强直性脊柱炎又名Marie-strümpell病、Von Bechterew病、类风湿性脊柱炎、畸形性脊柱炎、类风湿中心型等,现都称AS。AS的特点为腰、颈、胸段脊柱关节和韧带以及骶髂关节的炎症和骨化,髋关节常常受累,其它 周围关节也可出现炎症。该病一般类风湿因子呈阴性,故与Reiter综合征、牛皮癣关节炎、肠病性关节炎等统属血清阴性脊柱病。

  强直性脊柱炎实际是一种很古老的疾病,早在几千年前从古埃及人的骨骼就发现有强直性脊柱炎的证据。距今2000年以前,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描述了一种疾病,患病者有骶骨、脊椎、颈椎部的疼痛。

  AS常见于16~30岁青年人,男性多见,40岁以后首次发病者少见,约占3.3%。本病起病隐袭,进展缓慢,全身症状较轻。早期常有下背痛和晨起僵硬,活动后减轻,并可伴有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开始时疼痛为间歇性,数月数年后发展为持续性,以后炎性疼痛消失,脊柱由下而上部分或全部强直,出现驼背畸形。女性病人周围关节受侵犯较常见,进展较缓慢,脊柱畸形较轻。

  X线检查对于诊断强直性脊拄炎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有时在病后数月内即可见X线改变。早期就可见到骶髂关节X线改变者几乎达到100%。因此,在国际上通用的诊断标准中,就规定骶髂关节炎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早期病变表现为关节面下轻度骨质疏松、软骨下可有局限性毛糙残小囊变、关节面模糊。病变一般在骶髂关节的下2/3处开始。病变至中期时,关节软骨已破坏,表现为关节间隙宽窄不一,关节面不规则,呈毛刷状或锯齿状及囊变,可有骨质硬化及部分强直。晚期出现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有粗糙条状骨小梁通过关节间隙,产生骨性强直,软骨下硬化带消失,并可伴有明显的骨质疏松。髋关节主要表现为关节面虫蚀状破坏,关节面下骨质囊状改变,骨皮质中断,关节间隙均匀一致性狭窄或消失,关节边缘常见明显骨质增生和骨刺形成,偶见股骨头脱位。晚期发生骨性强直。脊柱病变通常由骶髂关节自下而上发展而来,并最终累及全脊柱。病变早期表现为椎体上下缘局限性或较广泛的骨质侵蚀和破坏,因椎体前缘凹面滑失,而形成“方形”椎体,脊柱轻度骨质疏松,椎小关节的关节面模糊、毛糙、破坏和软骨下骨硬化,有自下而上的韧带钙化,椎体间可架起一座座骨桥,似钢筋水泥浇注而成,使脊柱外观和“竹”相似,形成具有特征性的竹节样改变。受累脊柱先发生生理弧度的改变,日后则逐渐发生驼背畸形,只有一部分病人发生侧弯畸形。骶髂关节病变的进展并不与脊柱的病变相平行;有些病人骶髂关节已强氲担脊柱病变仍在进行中,部分病例脊柱已呈竹节样强直,而骶髂关节病变尚在演变中。

  CT分辨力高,层面无干扰.有利于发现骶髂关节轻微的变化,适于本病的早期诊断,以及随访了解病情变化。

  CT介入检查,能准礁达到病变部位,获取活检标本,不但有利于早期诊断,而且达到病理诊断的目的。

  磁共振检查,能帮助发现早期的骶髂关节炎。有人报告,采用动态磁共振检查方法;借助造影剂,能显示有炎牲病变的骶髂关节间隙造影剂增强,以至检出关节邻近局限性骨炎,从而能发现很早期的骶髂关节炎。


更多骨科最新资讯,请关注39骨科频道——中国第一骨科门户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