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精枣”流入市场 过量食用恐伤胃肠 - 健康之初


“糖精枣”流入市场 过量食用恐伤胃肠

核心提示:月初,海南最大的水果批发市场——海口南北水果市场被查出3.3吨“糖精枣”,不法商贩通过添加糖精钠来增加枣的甜度。虽然糖精钠属于合法的食品添加剂,但并不能用于新鲜水果中,且过量食用也会影响胃肠消化。

  月初,媒体报道海南最大的水果批发市场被查出3.3吨“糖精枣”,商贩称在批发前枣就已经用糖精水泡过,使其看上去色彩更鲜艳,味道也更甜。糖精钠作为国家批准的一种食品添加剂被广泛使用,那么这种卖相好的“糖精枣”能不能吃呢?

  糖精钠可以染红绿枣?

  将青枣浸泡在糖精水中,的确可以增加其表皮的甜度,但想让青枣变红,可不是糖精钠的功劳。只要将青枣浸泡在热水中半小时以上,即便不添加糖精钠,枣也会变红。

  不法商贩加工时,直接将枣泡在加了糖精的热水中,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青枣渐渐变红,糖精由表皮渗入到果肉内,同时其重量也有所增加,可谓提高了卖相,又增加了分量。

  糖精无毒但不宜过食

  糖精钠是一种古老的甜味剂,于1878年被美国科学家发现后,其使用一直饱受争议。自糖精钠对大鼠致癌的研究发表后,欧美国家糖精的使用量不断减少。目前,我国允许糖精钠的食品最大添加量为0.5%,但明确规定不得用于新鲜水果。

  糖精钠的甜度是蔗糖的500倍左右,除了增加甜味外,它没有任何营养价值,也不参与人体代谢,而是直接随尿液排出体外。虽然糖精钠本身无毒无害,但过量食用还是会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而且短时间内大量食用,还会引起血小板骤减而急性大出血。

  如何选择一颗好枣?

  “糖精枣”已经流入市场,我们在选购时,还需要擦亮双眼,鉴别真假枣:

  1. 看颜色。由于在热水中浸泡过,“糖精枣”的红色较均匀,色泽较暗,而自然成熟的枣会夹杂青黄色,色泽也比“糖精枣”光亮。

  2. 尝味道。糖精钠浓度较高时,味甜还带苦。由于甜味是由表皮渗入,故“糖精枣”表皮的甜度大于果肉,甚至微微发苦。用水冲洗后,表皮的甜味会明显降低。

  3. 看保质期。“糖精枣”的保质期较短,放置一天后可能表皮就会变软变皱。

  结论:糖精钠无毒无害,但不宜大量食用。由于不确定商贩在加工枣时放入的糖精钠浓度,所以最好还是不吃“糖精枣”。如果无法鉴别是否购入了“糖精枣”,那么在吃之前就尽量把枣洗干净或不吃枣皮。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