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血压昼夜波动规律用药 - 健康之初


遵循血压昼夜波动规律用药

核心提示:人体血压存在昼夜波动规律,高血压患者也不例外。一般来说,血压波动规律是:①凌晨至上午10时呈上升趋势,而黄昏至午夜0时一直呈下降趋势;②收缩压较舒张压波动幅度大,昼夜波动最大幅度可达20~27毫米汞柱;③日间血压波动明显大于夜间。

  问:我上半年被查出患了高血压病,医生给我开了硝苯地平缓释片和依那普利两种降压药。由于工作忙,常常是什么时候想起来就什么时候服药,结果是血压波动幅度较大,忽高忽低,自我监测血压,发现早晚的收缩压波动幅度可达10~25毫米汞柱,舒张压的波动幅度也在5~10毫米汞柱,有时甚至更大一些,为此我很担心。

  答:人体血压存在昼夜波动规律,高血压患者也不例外。一般来说,血压波动规律是:①凌晨至上午10时呈上升趋势,而黄昏至午夜0时一直呈下降趋势;②收缩压较舒张压波动幅度大,昼夜波动最大幅度可达20~27毫米汞柱;③日间血压波动明显大于夜间。

  人体的这种血压波动规律对高血压患者的指导意义有三:一是提示监测血压时间应在上午而不是下午,这样可了解一日中的血压峰值,对判断血压控制是否理想更为可靠;二是对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来说,服用降压药应以白天为主,夜晚最好不用药,以免使血压降得过低;三是要重视收缩压的控制,老年单纯收缩压增高也要积极降压治疗,防止因收缩压明显波动而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因此,高血压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了解自己的血压波动规律,而后根据规律特点选择适宜的降压药和确定用药时间。例如,每日2次的硝苯地平缓释片应分别将服药时间放在早上的8时之前和下午的4时之前,而每日1次的依那普利则应将服药时间放在早上的8时之前,这样可以避免出现上午血压峰值过高和午夜血压谷值过低,并且能够减小白天血压的波动幅度,以使血压得到有效控制,防止因血压波动幅度过大而诱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